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埃塞俄比亚人的意思、埃塞俄比亚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埃塞俄比亚人的解释

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部分民族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部分分布在埃及、苏丹等国。约4300万人(1984年)。通用阿拉伯语。多信*********,属科普特派;部分信伊6*6*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埃塞俄比亚人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综合分析,“埃塞俄比亚人”这一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

1. 基本定义与分布
埃塞俄比亚人是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部分民族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吉布提,部分散居于埃及、苏丹等国。根据1984年统计,人口约4300万。其语言以阿拉伯语为主,宗教信仰以基督教科普特派和伊斯兰教为主,经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核心。

2. 文化多样性
埃塞俄比亚拥有80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传统,被称为“文化拼图”。其音乐、舞蹈、宗教仪式等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例如,教堂音乐可追溯至公元4世纪基督教传入时期,而吟游诗人的传统则与欧洲中世纪行吟诗人相似。此外,南部的奥莫河谷地区保留了非洲最完整的部落文化,拥有唇盘族(Mursi)等独特部落。

3. 历史与民族特征
埃塞俄比亚人的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阿克苏姆帝国,是非洲唯一未被殖民的国家。民族构成上,他们是闪米特人、含米特人与非洲黑人的混血后裔,因此外貌特征与其他非洲国家差异显著。考古发现如“露西”化石(南方古猿阿法种)更印证了该地区作为人类发源地之一的地位。

4. 宗教与社会结构
宗教深刻影响其社会,基督教(东正教)与伊斯兰教长期共存。例如,北部拉利贝拉的岩石教堂是基督教建筑的奇观,而哈勒尔城则是伊斯兰教第四大圣地。传统社会以农业为基础,部落集市和手工艺术(如木雕、银器)至今仍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中文语境中的引申义
在汉语中,“埃塞俄比亚人”被引申为成语,形容勤奋好学、坚韧不拔的品质。这一用法源于中埃友好交往历史,借用了埃塞俄比亚人克服自然条件发展文明的民族精神。


注:部分数据(如人口)来自较早统计,建议通过或来源链接获取最新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埃塞俄比亚人》

《埃塞俄比亚人》一词指的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人。下面将分别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埃塞俄比亚人》一词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埃”、“塞”、“俄”和“比”。其中,“埃”的拆分部首是“土”,笔画数为9;“塞”的拆分部首是“土”,笔画数为9;“俄”的拆分部首是“人”,笔画数为9;“比”的拆分部首是“比”,笔画数为4。

来源:

埃塞俄比亚人这个词是根据地理位置和国名命名而来的。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东部的一个国家,该词表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

繁体:

由于《埃塞俄比亚人》是一个外来词,没有官方繁体字。在繁体字中,可能会直接使用汉字音译或创造性地选取汉字进行拼音组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针对《埃塞俄比亚人》一词,在古代汉字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但缺乏具体例证,因此无法准确给出古时候汉字的写法。

例句:

1. 他是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工程师。

2. 这个展览向我们介绍了埃塞俄比亚人的传统文化。

组词: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首都、埃塞俄比亚文化、埃塞俄比亚语、埃塞俄比亚饮食

近义词:

埃塞人、埃塞俄比亚国民

反义词:

非埃塞俄比亚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