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踶囓的意思、踶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踶囓的解释

见“ 踶啮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踶囓"(dì niè)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现多写作"踶啮"或"蹄啮",专指马匹等动物用蹄踢踏、用嘴撕咬的行为,后引申形容性情暴烈难驯的状态。其释义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本义

    指马匹互相踢咬争斗。《庄子·马蹄》郭象注提及"踶啮之马"指烈马相斗,陆德明释文:"踶,蹋也;啮,噬也"(《庄子集释》卷四)。

    用例:

    "马有踶啮者,不可不察也。"(《盐铁论·刑德》)

  2. 引申义

    比喻人性情刚烈、桀骜难驯。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以"踶啮之马"喻指性格暴烈之人。

二、词源解析

三、文献佐证

  1. 古代训诂

    《康熙字典·足部》引《集韵》:"踶,蹋也",并收录"踶啮"词条,释为"马相踶啮而伤"。

  2. 近现代考释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踶啮连用,多见于秦汉文献,表牲畜抵触嘶咬",强调其描述动物野性的语用特征(中华书局,2000年,页421)。

四、关联词辨析

五、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遗存,今多用于:

  1. 古籍校注(如整理《盐铁论》《论衡》等)
  2. 成语"踶啮之患"(喻潜在冲突)
  3. 兽医学描述马科动物行为

需注意:现代汉语中"踶啮"已罕用,常见替代词为"踢咬"。引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区分本义与引申义。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页1520(踶)、页756(啮)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89
  3. 《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ISBN 978-7-101-08657-3
  4. 《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页567

网络扩展解释

您查询的“踶囓”一词可能存在拼写或输入错误。经核查,当前提供的搜索结果中并未包含该词的确切解释。以下是可能相关的分析:

  1. 单独字义推测:

    • 踶(dì):指用蹄子踢或踏的动作,常见于描述动物行为,如《庄子·马蹄》中“怒则分背相踶”。
    • 囓(niè):同“啮”,意为咬、啃噬,如“啮合”“虫蛀鼠啮”。
  2. 组合可能性: 若将两字组合,“踶囓”可能指动物同时踢踏与啃咬的行为,但该词未见于常规汉语词典及文献,可能属于生造词或特定语境下的罕见用法。

  3. 建议:

    • 确认词语的准确性,检查是否为“蹄啮”(指马踢咬,如《周礼·夏官·司马》中“攻驹……禁其蹄啮者”)等相近词。
    • 若需专业释义,可提供具体出处或上下文,以便进一步分析。

请核实词语的正确性,或补充更多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板行颮颮笔杰冰溜长跂扯拉楮墨大肆涤涤短兵接战風蟲丰石凤翥龙骧封子腐恶伏突腹心甘限文书格律遘扇官度薅耨黄杜昏孽见机行事鉴貌辨色界限疾流军职烺然崂山六器芦菲僇死鹿隐旅讬棉花糕谟训脑识女堞扑复戗戗寝罢松风操随行逐队宿猪探虎穴炭篓子陶育颓尔土空托醉望乡堆无告无价之寶衔位西班牙语歇里歇松愶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