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嘴铁舌的意思、钉嘴铁舌的详细解释
钉嘴铁舌的解释
形容嘴哽,嘴犟。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行者叫云]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禪。”《金6*瓶6*梅词话》第三十回:“原来你家没大了,説着你,还钉嘴铁舌儿的!”
词语分解
- 钉的解释 钉 (釘) ī 竹木、金属制成的呈条形的、可以打入他物的东西:钉子。钉锤。斩钉截铁。 紧跟着不放松:钉梢(同“盯梢”)。 督促,催问:钉问。 钉 (釘) ì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 缝缀:钉钮扣。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铁舌的解释 .比喻擅长辩论的口才。 宋 王令 《答束孝先》诗:“间发辨经义,铁舌莫摩挫,高文忽下投,白日骇天堕。”.刨子中的刨刀。 清 高静亭 《正音撮要·木器》:“铁舌:鉋心铁,木匠光木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钉嘴铁舌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钉嘴铁舌”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人嘴硬、不认错、不服输,说话态度坚决且毫不妥协,常带有贬义色彩。例如在辩论或争执中,即使面对有力证据,仍坚持己见、强词夺理的行为。
二、出处与典故
-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元代李寿卿的杂剧《度柳翠》第四折:“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明代《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也有使用:“说着你还钉嘴铁舌的。”。
-
历史场景
古代衙门审讯时,常有刁民“钉嘴铁舌”抵赖罪行,后逐渐演变为形容顽固争辩的通用表达。
三、用法与示例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多作宾语或定语。
- 示例:
“他明明理亏,却钉嘴铁舌地反驳,拒不认错。”
“面对质疑,她依然钉嘴铁舌,坚持自己的观点。”
四、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铁嘴钢牙、不烂之舌(均强调言辞强硬)。
- 反义词:俯首认错、从善如流(表示顺从或接受意见)。
五、权威性说明
部分低权威网页(如、10)将其解释为“说话直率”,但结合高权威来源(-5、8-9),其核心含义更偏向“顽固争辩”,需注意语境中的贬义倾向。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钉嘴铁舌》这个词意思是指说话尖刻且刻薄,毫不留情,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口才非常锋利而又不留余地。
拆分部首和笔画是"钅"和"舌"。"钅"是金字旁,表示与金属相关的事物;"舌"是指舌头。整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较少,分别为2和7。
这个成语的来源比较难考证,但可以推测与铁铸品质坚硬耐用有关,再加上舌头象征着言辞,所以形容说话刻薄的人就被形容为“钉嘴铁舌”。
关于繁体字,《钉嘴铁舌》的繁体字写作《釘嘴鐵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钉嘴铁舌》这一词汇的写法。因为成语的形成和发展通常与古代文献的流传和记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以汉字写法而言,我们只能根据现代普通话的发音及其含义进行描述。
一些例句使用《钉嘴铁舌》一词,如:
1. 他说话的时候总是钉嘴铁舌,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2. 面对别人的批评,他可以钉嘴铁舌地回击,毫不示弱。
3. 她的辩论技巧很高超,每次都能以钉嘴铁舌获得胜利。
一些相关的词汇可以组成包括"锐舌如剑"、"尖酸刻薄"等,用来形容说话刻薄的人。
近义词包括"口无遮拦"、"言辞犀利",而反义词则可考虑"婉转曲折"、"委婉缠绵"等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