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鼎贼的意思、鼎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鼎贼的解释

大贼,国6*贼。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浮休子 ﹞答曰:‘ 三思 ( 武三思 )凭藉国亲,位超衮职。貌象恭敬,心极残忍。外示公直,内结阴谋,弄王法以復仇,假朝权而害物。晚封为 德静王 ,乃鼎贼也,不可以寿终。’竟为 节愍太子 所杀。”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鼎贼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鼎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侧重,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 鼎: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具,象征权力或国家政权(如“问鼎”指争夺统治权)。
    • 贼:原指偷盗者,引申为危害国家或人民的叛徒、奸佞之人。
    • 合义:字面指“大贼”或“国贼”,即对国家造成重大危害的权臣或叛徒。
  2. 历史用例
    唐代张鷟《朝野佥载》记载,武三思因勾结阴谋、滥用权力,被称为“鼎贼”,最终被节愍太子所杀。


二、引申含义

部分文献(如查字典)提到其作为成语的比喻义: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评论中,形容权倾朝野却祸国殃民的奸臣,如武三思、董卓等人物。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注意:不同来源对“鼎贼”是否为成语存在分歧,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古籍或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的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鼎贼》的意思

《鼎贼》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意为篡夺或夺取权力的罪犯。它在现代汉语中也用来形容************的官员或企业人士。

《鼎贼》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鼎贼》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鼎”和“贼”。其中,“鼎”的部首是“鼎”,它的笔画数为12划;而“贼”的部首是“贝”,它的笔画数为8划。

《鼎贼》的来源

《鼎贼》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左传》中。在这部史书中,《鼎贼》被用来描述周朝时期的贪官污吏,他们篡夺国家的权力与利益,违背道德伦理。

《鼎贼》的繁体

《鼎贼》的繁体字为“鼎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一些差异。《鼎贼》在古代的写法为“鼎賊”。这种写法在结构上更加繁复,但仍能准确表达词语的意思。

《鼎贼》的例句

1. 这位官员竟然是个鼎贼,贪污了大量的公款。

2. 这家公司的老板被指控为鼎贼,窃取了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

《鼎贼》的组词

1. 鼎派:指权力与利益集中在某个小团体或少数人手中的组织。

2. 贼眼:比喻具有贪婪、欺骗性质的眼睛。

《鼎贼》的近义词

1. 窃权者

2. 贪官污吏

《鼎贼》的反义词

忠诚、正直、廉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