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的意思、鼎铭的详细解释
鼎铭的解释
鼎上铸刻的铭文。《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 明 张凤翼 《灌园记·王蠋论谏》:“要知满损欢欹器,欲识盈亏诵鼎铭。”
词语分解
- 鼎的解释 鼎 ǐ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锅:鼎罐。鼎锅。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
- 铭的解释 铭 (銘) í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
网络扩展解释
“鼎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和引申两个层面理解:
-
字面含义
指古代青铜鼎上铸刻的铭文。鼎作为祭祀礼器,象征权力与地位,铭文则用于记载功绩或训诫。例如《左传·昭公七年》中记载的鼎铭内容:“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
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比喻美德或功绩被后世铭记与传颂。例如用于赞扬英雄人物、历史先贤的贡献,或形容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
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如《左传》中记载的鼎铭内容,是研究先秦文化的重要资料。
- 人物纪念:如近现代人名“李鼎铭”(陕甘宁边区副主席)、“梁鼎铭”(画家)等,取“铭记功业”之意。
- 文学创作:常见于诗词或碑文中,表达对功绩的颂扬,如杜甫诗句“元勋溢鼎铭”。
-
相关争议
部分资料提到“鼎铭”在姓名学中的五行属性(火金相克),但此类解释缺乏普遍认可,建议谨慎参考。
“鼎铭”既指具体的器物铭文,也承载着文化传承与精神象征的双重意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或青铜器铭文研究专著。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鼎铭》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它的意思是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辞或名言。现在来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笔画:鼎(部首:鼎,笔画:12)和铭(部首:金,笔画:11)。
《鼎铭》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和简体字没有太大的不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字形与现在有所不同。《鼎铭》这个词在古代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其原始意义。
下面是一个使用《鼎铭》的例句:他的讲话给我留下了《鼎铭》的印象。
与《鼎铭》相关的组词有:铭记、铭刻、铭心等。
与《鼎铭》相似意义的词有:名言、箴言、格言等。
与《鼎铭》相反义的词有:平庸、普通、无足轻重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