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旨的意思、得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旨的解释

(1).得到圣旨。《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安重诲论》:“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有所復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政使闻,得旨则復宣而出之。”

(2).得其主旨。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一章》:“ 程子 此语,大费斡旋,自不如 吕氏 之为得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得旨”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其解释和出处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梳理如下:

1.得到圣旨

指古代官员或机构正式接收到皇帝下达的诏令。这一用法常见于历史文献,例如《新五代史·唐臣传》中记载:“得旨则复宣而出之”,描述了宰相处理政务时需依圣旨行事的流程。此外,清代奏疏如《奏用间刘爱塔事疏》也使用了该词,体现其官方语境中的规范性。

2.得其主旨

指理解、掌握某一思想或理论的核心要义。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评价吕氏学说时提到:“自不如吕氏之为得旨”,强调对经典深层含义的把握。这一释义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评论,侧重对内涵的精准提炼。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新五代史》或王夫之著作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得旨》一词的意思: 《得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获得上级的指示或命令。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得”和“旨”。 “得”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得”字的部首是“彳”,总共有7个笔画。 “旨”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旨”字的部首是“日”,总共有6个笔画。 《得旨》的来源: 《得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最早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的是出自《论语·乡党篇》:“彼得者与我得者也。”后来逐渐演变为表示接受上级命令或指示的意思。 《得旨》的繁体写法: 《得旨》的繁体写法与简体写法相同,都是“得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得旨》一词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1. 他一直努力工作,终于获得了上司的得旨。 2. 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他终于等到了得旨,成为了一名职业球员。 组词: 得志、得意、得胜、得手 近义词: 领旨、领导的指示、接受命令、遵从上级 反义词: 失旨、拒绝命令、不接受指示、违抗上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