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窃取地位或职位;簒位。 汉 焦赣 《易林·解之萃》:“窃名盗位,居非其家。” 汉 王充 《论衡·语增》:“杀主隆於诛臣,嗣立顺於盗位。”《后汉书·伏隆传》:“猾臣 王莽 ,杀帝盗位。”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稽首顿首》:“ 汉 承 秦 法,羣臣上书皆言‘昧死言’, 王莽 盗位慕古法,去‘昧死’曰‘稽首’。”
“盗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通过不正当手段窃取地位或职位,常与“篡位”相关联。以下是详细解析:
“盗位”指通过非法或非正当途径获取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力、地位或职位,含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政治领域的权力争夺行为。
多用于描述政治斗争或职场权力攫取,例如: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证或现代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来源:、4、5)。
盗位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某人非法、不正当地夺取他人的职位或地位,冒充担任特定职务的行为。
盗位的部首是皿,笔画数为10画。
盗位一词造字本义是指盗用别人的座位,后引申为夺取别人的职位。在战国时期,盗位的用法即已出现。
在繁体字中,盗位的写法为「盜位」。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盗位的写法和现代基本相同。
1. 他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不择手段盗位。
2. 他的盗位行为败露后,被迫离开了原本不属于他的位置。
盗窃、盗贼、盗取、篡位、窃位。
篡夺、夺取、抢夺、据为己有。
遵守、合法、顺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