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不可纵的意思、敌不可纵的详细解释
敌不可纵的解释
对敌人不能放纵。《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魏书·郭祚传》:“古谚有之:敌不可纵。夫以一酌之水,或有不测之渊,如不时灭,恐同原草。”
词语分解
- 敌的解释 敌 (敵) í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方。敌寇。 指敌人: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 抵挡:寡不敌众。 相当: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 纵的解释 纵 (縱) ò 放:纵虎归山。纵火。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
网络扩展解释
“敌不可纵”是一个古代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对敌人不能放纵,强调面对敌对势力时应保持警惕并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因疏忽导致严重后果。以下为详细解析:
1.基本释义
- 字面理解:“敌”指敌人,“纵”意为放纵、放任。整体指对敌人不可姑息或放松警惕,需及时遏制其威胁。
- 深层含义:警示人们对待敌对力量需果断,若放任其发展,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危机。例如,提到“以一酌之水,或有不测之渊”,比喻小隐患可能演变为大灾难。
2.出处与典故
- 最早记载: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强调抓住时机、不纵容敌人。
- 历史引用:北魏《魏书·郭祚传》以古谚形式引用该成语,进一步说明其警示意义。
3.用法与场景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通常作宾语或定语,多用于战争、政治或竞争语境。
- 适用领域:军事策略(如防范外敌)、社会治理(如打击犯罪)、商业竞争(如应对对手)等需主动防御的场景。
4.相关延伸
- 近义表达:类似成语有“养虎为患”“斩草除根”,均强调消除潜在威胁。
- 反义对比:与“化敌为友”相反,体现不同情境下的策略选择。
5.示例与启示
- 例句:
“古谚有之:敌不可纵。夫以一酌之水,或有不测之渊,如不时灭,恐同草原。”(《魏书·郭祚传》)
- 现代启示:在人际交往、企业管理中,对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需及时干预,避免积重难返。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内容,可参考《左传》或《魏书》原文,或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成语大全)查阅。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不可纵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敌人不可放任发展,不能掉以轻心。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分为“攵”、“不”、“口”、“纟”共计12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一个原则:“敌不可纵。”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这个词以繁体形式写作“敵不可縱”。一个使用敌不可纵的例句可以是:“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敌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机可乘。”与敌不可纵相关的组词可以包括敌对、敌手、敌人等。与敌不可纵近义的词有敌不可畏,反义词则为友不可阻。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