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的意思、调虎离山的详细解释
调虎离山的解释
[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fig) 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冈。比喻诱敌离原来的地方,以便于乘机行事
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封神演义》
详细解释
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西游记》第五三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 弥轩 见调虎离山之计已行,便向 龙光 动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六:“表面上是为了关怀 朱延年 和 马丽琳 ,实际上是调虎离山,好让 林宛芝 出面招待客人。”
词语分解
- 调的解释 调 (調) à 安排处置:调令。调用。调度(?)。调动。调任。调防。调兵遣将。 访查了解:调查。调研。 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和谐好听的一组音,字音的高低升降:调子。调号。调式。腔调。曲调。大调。小调。南
- 山的解释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山响
网络扩展解释
“调虎离山”是汉语成语,属于三十六计之一,指通过计谋引诱对手离开其有利位置,从而削弱其优势并趁机行事。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通过引诱使老虎离开山林。其中“调”指调动、引诱,“虎”比喻强大对手,“山”象征有利环境。
- 引申义:在军事、政治或竞争中,用计谋使对方脱离优势地位,以便己方行动。
二、出处与典故
-
文献记载
- 最早见于明代《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 《西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古典文学中均有应用。
-
历史案例
- 东汉虞诩平羌:虞诩被羌人围困时,故意示弱并散布援军消息,诱使羌人分兵追击,最终突围成功。
- 三国夏侯惇中计:诸葛亮命赵云佯败,诱夏侯惇追击至埋伏圈,大破曹军。
三、用法与特点
- 适用场景:多用于敌强我弱时,通过分散对方力量创造战机。
- 策略核心:
- 利用虚假情报或佯攻,制造对手误判;
- 削弱对手的防御或资源优势;
- 在对方脱离有利环境后发起行动。
四、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声东击西、引蛇出洞、诱敌深入。
- 反义词:放虎归山、坐以待毙。
五、现代应用
- 商业竞争:通过市场误导使对手转移资源,抢占先机。
- 日常场景:如谈判中转移对方注意力,达成关键目标。
提示:该成语为中性词,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褒贬。
网络扩展解释二
《调虎离山》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意思是利用计谋把敌人从他们熟悉的领地引开,以便能更容易地击败他们。现在这个词也用来形容利用巧妙的策略或方法,让对方离开自己的有利地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辵 (辶)
- 笔画:调 (6画)、虎 (8画)、离 (7画)、山 (3画)
繁体字:調虎離山
古时候汉字写法:調虎離山
例句:他们使用高超的策略,成功地调虎离山,让敌军陷入了困境。
组词:调虎离山是一个固定短语,一般不容易与其他词汇组成新词。
近义词:诱敌深入、引狼入室
反义词:守株待兔、据守狭窄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