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绘文采的盛箭器。《文选·鲍照<拟古>诗之一》:“ 幽 并 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彫服。” 张铣 注:“服,盛箭器,彫,画。”
“彫服”是古代汉语词汇,指一种装饰华丽的盛箭器具,具体解释如下:
彫服指漆绘文采的盛箭器,即彩绘的箭袋,主要用于收纳箭矢。其名称来源于“彫”(同“雕”,意为彩绘、雕刻)与“服”(盛箭器具的古称)的组合。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宋诗人鲍照的《拟古》诗之一: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彫服。”
(译文:幽并之地崇尚骑射,少年喜爱驰骋追逐,腰间系毡带佩双弓袋,象牙装饰的弓与彩绘箭袋相配。)
唐代张铣对此注释:“服,盛箭器;彫,画也。”。
“彫服”是古代箭袋的雅称,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多见于南北朝至唐代诗文,是研究古代军事器具与文学意象的重要词汇。
彫服(diāo fú)是一种古代汉字,指的是刻刀、雕刻工具。
彫服的部首是刀(刂),共有8个笔画。
彫服是中国古代汉字,起源于楷书,并在繁体字中使用“雕服”表示。
在古时候,彫服的写法有所不同。如《康熙字典》中写作“彭菔”,《说文解字》中写作“刳菔”,皆有雕刻工具之意。
他手持着一把彫服,精心地雕刻着木头上的花纹。
彫刻、彫塑、彫琢、彫纹等。
雕刻、刻刀。
平服、单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