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衰败憔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席毗 ﹞嘲 刘逖 云:‘君辈辞藻,譬如荣华,须臾之翫,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 唐 韦绚 《刘宾客佳话录》:“今形骸凋悴,看即下世。” 宋 陆游 《答刘主簿书》:“虽不能兼该众长,要为各有所得,往往皆捐数十年之功,耗心疲力,凋悴齿髮而为之,岂可易哉!”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近则粉黛凋悴,阑幕乌啼。”
(2).衰落破败。 明 许承钦 《古寺》诗:“万方凋悴威光灭,徒倚仁祠黯自悲。”
“凋悴”是一个书面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拼音:diāo cuì
结构:由“凋”(草木衰落)与“悴”(面容枯槁)组合而成,强调衰败与憔悴的双重意象。
二、具体含义
衰败憔悴(多用于形容人或生命体)
例1: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席毗以“千丈松树不可凋悴”比喻坚毅品格。
例2:唐代韦绚记录刘禹锡感叹“形骸凋悴,看即下世”,表达身体衰朽。
例3:宋代陆游《答刘主簿书》用“凋悴齿髮”描述呕心沥血后的苍老状态。
衰落破败(多用于事物或景象)
例1:明代许承钦《古寺》以“万方凋悴威光灭”暗喻时代衰微。
例2:清代《十洲春语》描写“粉黛凋悴,阑幕乌啼”,渲染凄凉场景。
三、关联词汇
近义词:凋敝、憔悴、萎悴(如《边城》中“萎悴”形容精神低落)
反义词:繁盛、焕发、蓬勃
提示:该词多用于文学性表达,日常交流中可替换为“衰败”“憔悴”等更通俗的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