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意思、白芷的详细解释
白芷的解释
香草名。夏季开伞形白花,果实长椭圆形,根入药,有镇痛作用,古以其叶为香料。《楚辞·招魂》:“菉苹齐叶兮,白芷生。” 唐 陆龟蒙 《药名》诗:“白芷寒犹採,青箱醉尚用。” 唐 陆龟蒙 《采药赋》序:“葯,白芷也。香草美人得此比之。”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蘼芜白芷愁烟渚,曲琼细卷 江 南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白芷》﹝释名﹞引 徐锴 曰:“初生根榦为芷,则白芷之义取乎此也。”
词语分解
- 白的解释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
- 芷的解释 芷 ǐ 〔白芷〕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茎叶有细毛,夏天开白色小花,果实椭圆形。根可入药。简称“芷”;亦称“辟芷”。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是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由“白”与“芷”组成,前者指花色洁白,后者源自“芷”字本义为香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
一、植物学特征
白芷植株高达2.5米,根粗大呈圆锥形,具浓香;叶片为羽状分裂,夏季开白色伞形小花,果实椭圆形,成熟期为8-9月。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及浙江、四川等地,多生长于林缘、溪边等湿润环境。
二、药用价值
白芷以干燥根入药,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归肺、胃、大肠经,具有以下功效:
- 祛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初期,常与防风、羌活配伍;
- 通窍止痛:缓解鼻塞、头痛(尤其是前额痛),多与苍耳子、细辛同用;
- 消肿排脓:治疗疮疡肿毒,如皮肤痈疽;
- 燥湿止带:改善妇科赤白带下症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如挥发油、香豆素)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及抑制黑色素生成等作用。
三、文化意象
白芷自古被视为高洁象征。《楚辞》中“岸芷汀兰”以白芷喻君子德行,唐代陆龟蒙更将其比作“香草美人”。其花语“勇敢、坚忍”亦源于此文化意涵。
四、地域品种
根据产地不同,白芷分为:
- 川白芷(四川遂宁)
- 杭白芷(浙江杭州)
- 祁白芷(河北安国)
- 禹白芷(河南禹州)
附:名称考源
“芷”字专指此类香草,《离骚》中“杂杜衡与芳芷”即描述其清雅特性。其别名“辟芷”进一步强调驱邪避秽的药用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芷》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草药,也叫白芷草,属于伞形科植物。它主要生长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高山湿地上。白芷有很多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咳嗽、头痛、风湿等症状。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白:部首是白字底横,有五画;
- 芷:部首是艹字头,有八画。
来源:
《白芷》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白是指植物的颜色,芷则指的是芳香或香味。由于白芷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所以得名为白芷。
繁体字:
《白芷》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白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白芷的汉字写法有时会稍有不同。常见的写法包括「白咨」和「白姿」等。
例句:
- 这本中草药书介绍了许多草药*********,包括白芷。
- 中医师建议我服用一些白芷来缓解我的头痛。
组词:
- 白芷草
- 白芷酊
近义词:
- 白附子
- 川芎
反义词:
- 黑芷
- 丹参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乐意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