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唐 柳宗元 《贞符》:“故 仲尼 叙《书》:於 尧 曰‘克明俊德’,於 舜 曰‘濬哲文明’;於 禹 曰:‘文命祗承于帝’;於 汤 曰‘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於 武王 曰‘有道曾孙’。稽揆典誓,贞哉!”
“典誓”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主要分为两种解释:
由“典”(庄重)和“誓”(发誓)组合而成,表示郑重地宣誓或立下决心,强调誓言的分量感和严肃性。
例句:古代君臣常通过“典誓”仪式确立盟约,体现承诺的不可违背性。
特指《尚书》中的《尧典》《汤誓》等篇目,泛指典谟、训诰、誓命类文体,用于记载古代帝王的政治纲领或军事宣言。
出处:唐代柳宗元《贞符》中提到,孔子编订《尚书》时选取了这类文章,如对尧、舜、禹等圣王的记载。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判断语境含义,若为现代用法,通常指第一种成语释义。
《典誓》这个词可拆分为两个部首:八字旁和言字旁。八字旁代表八个笔画,而言字旁则代表讲话的意思。
《典誓》一词的源自古代汉字,属于繁体字的范畴。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典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典字在古代写作“典書”,誓字在古代写作“諟“(读shì)。
以下是一个使用《典誓》的例句:他在法庭上庄重地典誓,表示他会如实陈述真相。
与《典誓》相关的组词有:郑重典誓、典誓仪式、誓言等。
《典誓》的近义词可以是郑重宣誓、庄重宣誓等。反义词则可能是漫不经心、随意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