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府的意思、道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府的解释

清 时道一级地方政府,或该级政府的行政长官。《清史稿·世祖纪一》:“兵兴以来,地荒民逃,流离无告。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徠,给以荒田,永为口业,六年之后,方议徵租。各州县以招民劝耕之多寡、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岁终,抚按考核以闻。” 易宗夔 《新世说·假谲》:“未几 杨 巡抚 广东 ,即保荐 王 同往,以道府用,洊升两司。”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御史辗转一二十年,亦不过得道府而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府"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行政属性的复合词,通常指代中国古代的"道"和"府"两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合称。根据《汉语大词典》,"道"在唐宋时期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监察区或行政区,如唐代将全国划分为十道;"府"则是自唐代起设立的高级别行政区,如京兆府、河南府等。二者组合形成的"道府"一词,在明清时期特指由省级行政单位(道)管辖的府级政区,例如《明史·地理志》中记载的"山东道济南府"。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此有进一步阐释:"道"作为监察或军政机构,负责统辖若干府州县,"府"则是具体的行政实体,承担赋税征收、司法审理等职能。在清代文献中,"道府衙门"常作为地方行政体系的总称,例如《清会典》记载的"各省道府州县官员考核章程"。该词现已退出行政用语体系,主要见于历史文献及古代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第五回所述"各省道府官员具表庆贺"的场景描写。

网络扩展解释

“道府”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历史背景和语义演变进行区分:

一、作为道德评价的成语(古代文化语境)

  1. 基本含义
    指道德高尚的官员及廉洁高效的政府机构,强调官员品德与执政能力的结合。
  2. 词源与结构
    • 起源:源自古代中国,官员被视为社会道德楷模,该词是对德政的赞美。
    • 构词:主谓结构,“道”指德行,“府”指政府机构,组合后凸显“以德治政”的理念。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官员清廉、政府为民服务的语境,如“道府之风,百姓称颂”。

二、作为清代行政术语(历史制度语境)

  1. 行政层级定义
    “道府”指清代“道”一级的地方政府或其行政长官,属省级以下、州县以上的行政单位。
  2. 职能与记载
    • 负责辖区内的民生管理,如《清史稿》记载其职责包括招民垦荒、赋税催征等。
    • 官员考核标准与政绩挂钩,如“道府以责成催督之勤惰为殿最”。

总结
“道府”既可表达对德政的理想化描述,也是清代具体的行政建制。两种含义分别源于文化观念与历史制度,需根据上下文区分。若需进一步考证清代职官体系,可查阅《清史稿》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抱关执籥备洒扫贬剥砭割贬匿鳖饮秉德炳烛参豫觇眺趁景崇山辞章掉三寸舌敦悫感人至深光精贯绝孩儿茶汗浃荷紫慧德疆度检诘祭奠节旦结扭疥驼箕踞谨警晋绅激贪计廷霁月留吁鸾困凤慵沦褫落来旅谷帽子头濛松匿知泡泡纱匹马丘牛潜包签声气调屈沱桑柔少住生荣死衰奢纵蚀败酸辛苏仙公汤炭突磨微宦无籍汙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