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符的意思、丹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符的解释

帝王的符信。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敕命远出者,仍用一黄纸封套,上下悉用牙刻方宝识之。其文曰:‘丹符出验,四方之宝。’”《明史·太祖纪二》:“发丹符,验天下金穀之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符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分为以下层面:

一、字源与基本义 "丹"原指朱砂矿石,《说文解字》释为"巴越之赤石",因朱砂在道教炼丹术中的特殊地位,衍生出"丹药""仙方"等含义。"符"最初为古代调兵信物,《周礼》载"门关用符节",后演变为道教驱邪镇煞的图形秘文。二者结合后,"丹符"特指道教以朱砂绘制、蕴含神秘力量的符文,如《道法会元》所述"丹书符篆,通真达灵"。

二、宗教文化内涵 在道教体系中,丹符被视为沟通天地的媒介。葛洪《抱朴子·内篇》记载:"丹符入火不焚,入水不濡",强调其超凡特性。其制作需遵循特定仪轨,《云笈七签》详述需"择吉日、斋戒、用桃木板、朱砂书",体现古代天人感应思想。此类符箓常用于禳灾、祈福、修炼等仪式,如《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载有七十二道镇宅丹符。

三、文学意象延伸 在古典文学中,丹符常象征超越世俗的力量。冯梦龙《醒世恒言》描写吕洞宾"袖中取出丹符,化青龙飞去",展现其神异功能。《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用丹符镇压狐妖的情节,反映明清时期道教文化对民间叙事的渗透。此类文学演绎强化了丹符作为中华神秘文化符号的地位。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道教大辞典》及《中国方术大辞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丹符”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保持一致,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丹符指古代帝王的符信,是象征皇权的重要凭证,用于传达敕命或验证事务。该词由“丹”(红色,象征权威)和“符”(凭证、标记)组合而成。


二、历史文献中的用例

  1. 明代使用场景
    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敕命远出时,会用黄纸封套加盖牙刻方宝,并标注“丹符出验,四方之宝”。
    另《明史·太祖纪二》提到“发丹符,验天下金谷之数”,表明丹符曾用于核查国家财政数据。

  2. 符信形制
    符信多采用红色(丹)作为主色,材质包括黄纸、牙刻等,体现皇权的庄重性与防伪功能。


三、字义分解


四、文学扩展

在小说或玄幻文学中,“丹符”可能被赋予虚构含义,如“暴风雷丸丹符”等法术道具,但此属艺术创作,非历史原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明史》《酌中志》等原始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标落碧峭布帛菽粟财实惨不忍闻苍鸆巢幕蚩尾打关防霮濧殚洽冻石斗臣独得之见堆集如山儿子气各不相谋购得搆结诡衔窃辔号志灯皇涧恚愤计出万全阄定基网科臣连冬领土龙钟管沦坳面谀背毁岷邛木吏纳言塸堣排比千金价挈家切譬奇锋清折权达诠择箬下春商业道德师姑石舘手头字诉诸公论逃兵条鞭法笤帚星退闲托便歪撇委任状显处视月虓呼小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