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觉的意思、大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觉的解释

(1).大梦觉醒。道家比喻了悟大道。《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成玄英 疏:“唯有体道圣人,朗然独觉。”《云笈七籤》卷四三:“习事超伦,谓之大觉。”

(2).佛教语。谓正觉。《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但今生更復勤修精进,直当超脱玄门,上证大觉。” 清 黄景仁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诗:“大觉上上乘,立脚宜坚牢。”

(3).指佛。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赞》:“惟此大觉,因心则灵。”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穡,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 卢文弨 补注:“《阿育王经》:‘如来大觉於菩提树下觉诸法。’《佛地论》:‘佛者,觉也,觉一切种智,復能开觉有情。’”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更冀大觉垂慈,三灵协佑。” 章炳麟 《国家论》:“大觉有情,期於普度众生得离苦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觉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结合权威典籍与语言规范分析如下:


一、基础字义解析

  1. 字义溯源

    “大”表程度深、范围广;“觉”本义为醒悟、感知(《说文解字》:觉,悟也)。二字组合强调彻底觉悟的语义核心。


二、佛教术语释义(核心义项)

  1. 最高境界的觉悟

    指佛陀证悟宇宙真理的至高智慧,超越世俗认知。《佛学大辞典》定义:“大觉者,如来之觉悟也… 觉知一切诸法实相”。

    典籍例证:

    《阿含经》云“无上大觉”,指佛陀洞彻缘起性空的终极真理。

  2. 寺院名称的专指

    因“大觉”象征佛智,多用于寺院命名,如北京大觉寺(辽代敕建)、杭州大觉禅院等,体现对觉悟圣地的尊崇。


三、古汉语引申义

  1. 酣睡觉醒的具象化

    字面指从深睡中醒来,如《庄子·齐物论》:“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隐喻对人生虚妄的醒悟。

  2. 对帝王尊称的借用

    偶见于古籍尊称帝王,如宋徽宗被尊为“教主道君皇帝大觉金仙”,此用法今已消亡。


权威引用来源

  1. 佛教释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电子版(中华佛典宝库)
  2. 寺院例证: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3. 古籍用例:
    • 《庄子》通行本(中华书局点校本)
    • 《宋史·徽宗本纪》(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校勘版)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国学大师”(guoxuedashi.com)在线查阅;佛教典籍推荐“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org)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大觉”是一个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语,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道家哲学中的“大觉”

指从人生的虚幻迷梦中彻底觉醒,比喻对“大道”的深刻领悟。该义源于《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成玄英注解为唯有体悟大道的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云笈七签》卷四十三进一步阐释为“习事超伦,谓之大觉”,强调超越凡俗的觉悟层次。

二、佛教术语中的“大觉”

  1. 正觉:指对佛法真理的完全觉悟,《楞严经》卷六以“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作喻。
  2. 佛的别称:南朝谢灵运《佛赞》称“惟此大觉,因心则灵”,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亦用此称。

三、现代引申义

在当代语境中,可指代彻底醒悟的状态。如《查字典》所载造句:“周末无限好,放松睡大觉”,此处虽为字面用法,但保留了觉醒后获得新认知的意蕴。


以上解析综合了《庄子》《云笈七签》《楞严经》等经典文献释义,完整引文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吊坳胡本计彼人弊止不果藏龙卧虎出入证大脚色刁带丁部底属东区断清恩生罚科方向盘高翅帽光棍不吃眼前亏轨模贵足鼓橐豪牦之差,将致千里黑玺鹤膝蜂腰体鸿路后腿话盒子黄门狱黄头奚回源火计检踏骄色救答鸠鹄寄庄钧敌朗彻劳成凉蟾论集梦刀命籍娉婷婀娜仍岁上田穇穇世机使羊将狼兽角首台水引饼说开诵讽頽紊尉律五絃显拔响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