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履的意思、赐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履的解释

(1).《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 河 ,南至于 穆陵 ,北至于 无棣 。” 杜预 注:“履,所践履之界。”后因以“赐履”指君主所赐的封地。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贺分淄青为三道节度表》:“山川备临制之形,道途适征徭之便,俾侯既定,赐履以寧。”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汤丞相 封 庆国公 ,命下, 汤公 谓此 仁宗 赐履之国,自 天圣 以来无封者,欲请避之。”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品题金山原韵》之三:“何人独受专征詔,赐履由来首 渭 津 。”

(2).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 东 王乔 迁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侍,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赐履”表示任京官。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衔》诗:“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浦起龙 心解:“自叙,言昔曾遥赐緋鱼,今乃淹留南纪,以别后之踪,为旧交告也。” 宋 叶梦得 《送沉传曜》诗:“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赐履”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分为两类,具体解释如下:

一、指君主赐予封地

出处:源自《左传·僖公四年》。
原文背景:齐桓公伐楚时提到周王曾“赐我先君履”,划定封地范围(东至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杜预注“履”为“所践履之界”,即领土边界。
引申义:后以“赐履”代指帝王分封的领地或诸侯受封的疆域。例如明代高启诗中“赐履已分无棣远”,即用此典。

二、指担任京官

出处:汉代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典故内容:叶县令王乔有神术,每月朔日(初一)赴京朝见,汉明帝发现他脚穿尚书官署的鞋子,方知其为仙人。
引申义:因王乔所穿为“尚书官属履”,后世用“赐履”暗喻在京为官。例如杜甫诗“远愧尚方曾赐履”,即表达对京官职位的怀念。

综合说明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需结合历史背景判断具体含义:

  1. 封地象征:多用于描述诸侯受封或疆域划定;
  2. 官职隐喻:侧重指代京官身份,常见于唐代及以后的诗词。
    需注意,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或文学引用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赐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赐履(cì lǚ)是指君王或高官赠予履物(鞋子)给别人。这个词通常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故事中。 拆分部首和笔画: 《赐履》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赐”这个字的部首是“贝”,“履”这个字的部首是“尸”。 《赐履》的拆分笔画分别是:赐(12画)和履(13画)。 来源: 《赐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在古代,赐予别人一双鞋子是一种尊重和恩赐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君王或高官向臣子或平民赠予履物,体现了尊重和恩泽。 繁体: 《赐履》这个词的繁体字是「賜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赐履》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基本上仍然是由“赐”和“履”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君王赐履,表达了对臣子的恩泽和尊重。 组词: 赐予、履物、赠予、礼仪 近义词: 赠与、施予、馈赠 反义词: 索取、剥夺、没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