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履的意思、赐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履的解释

(1).《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 河 ,南至于 穆陵 ,北至于 无棣 。” 杜预 注:“履,所践履之界。”后因以“赐履”指君主所赐的封地。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贺分淄青为三道节度表》:“山川备临制之形,道途适征徭之便,俾侯既定,赐履以寧。”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汤丞相 封 庆国公 ,命下, 汤公 谓此 仁宗 赐履之国,自 天圣 以来无封者,欲请避之。” 明 张煌言 《和定西侯张侯服品题金山原韵》之三:“何人独受专征詔,赐履由来首 渭 津 。”

(2).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 东 王乔 迁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侍,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赐履”表示任京官。 唐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衔》诗:“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浦起龙 心解:“自叙,言昔曾遥赐緋鱼,今乃淹留南纪,以别后之踪,为旧交告也。” 宋 叶梦得 《送沉传曜》诗:“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赐履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本义溯源 "赐履"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周天子赐予齐侯"履"的典故。此处"履"指代管辖疆域范围,象征君主授予臣属封地治理权,如《汉语大词典》释为"天子以土地赐诸侯,使其有权管辖"。

二、引申内涵 该词在《古代汉语词典》中衍生出双重内涵:一指帝王对臣子的封地分封行为,二喻指受命治理一方疆土的权责。清代黄遵宪《福州大水行》"帝阍沉沉叫不得",即用此典暗喻统治权责。

三、文化意象 在礼制文化中,"履"作为足具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周礼·天官》记载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辨外内命妇之服",虽未直接提及赐履,但体现了古代服饰制度的等级象征,间接佐证了赐履制度的文化根基。

(注:根据《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古代汉语辞海》2003年版及《十三经注疏》整理)

网络扩展解释

“赐履”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分为两类,具体解释如下:

一、指君主赐予封地

出处:源自《左传·僖公四年》。
原文背景:齐桓公伐楚时提到周王曾“赐我先君履”,划定封地范围(东至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杜预注“履”为“所践履之界”,即领土边界。
引申义:后以“赐履”代指帝王分封的领地或诸侯受封的疆域。例如明代高启诗中“赐履已分无棣远”,即用此典。

二、指担任京官

出处:汉代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典故内容:叶县令王乔有神术,每月朔日(初一)赴京朝见,汉明帝发现他脚穿尚书官署的鞋子,方知其为仙人。
引申义:因王乔所穿为“尚书官属履”,后世用“赐履”暗喻在京为官。例如杜甫诗“远愧尚方曾赐履”,即表达对京官职位的怀念。

综合说明

该词在不同语境中需结合历史背景判断具体含义:

  1. 封地象征:多用于描述诸侯受封或疆域划定;
  2. 官职隐喻:侧重指代京官身份,常见于唐代及以后的诗词。
    需注意,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籍或文学引用中。

别人正在浏览...

百城白头亲保护鸟背场儿本才布总才高行厚草拟崇尚川端康成禫除电刑调署抵触顿僵反面文章泛剽阜通钢肠供送贵表轨枕蔊菜坏陈黄金约浑浩见弹求鹗祭报节日解子旧要槛塞狂貙捆翻来得连蝉锦连峰两闸连展凌踔詈责冒钱破相宗噗楞楞潜寇沁园春龟兹券约人纪煽烁术科探龙颔头白乌问柳寻花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污池浯溪笔武业县公主小德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