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辞格的意思、辞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辞格的解释

[figures of speech] 修辞方式之一。亦称“修辞格”

详细解释

(1).诗文的格调或风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郑隐 ﹞少为律赋,辞格固寻常。”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近见 曾子固 编《李太白集》后,谓颇获遗亡。而有《赠怀素草书歌》,并《笑矣乎》数首,皆 贯休 、 齐己 辞格。”

(2).修辞学术语。指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式。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五篇二:“辞格以前颇有种种的分类。” 黄民裕 《<辞格汇编>前言》:“汉语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讲究美妙,讲究技巧’的比较固定的修辞格式,这就是修辞学中‘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简称辞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辞格是修辞学中的重要概念,指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内涵

  1. 基本定义
    辞格又称“修辞格”,指在语言运用中突破常规语法,通过修饰、调整语句结构等方式提升表达效果的技巧。例如唐钺在《修辞格》中强调,辞格是为“增大或确定词句效力”而采用的变格语法。

  2. 核心特点

    • 艺术性:追求语言的美感和感染力,如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表达更生动。
    • 民族性:不同语言文化中辞格的运用具有独特性,如汉语中的对偶、回环等。

二、常见分类与示例

根据研究,汉语辞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部分示例):

  1. 比喻:用相似性关联不同事物,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2. 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增强表达效果,如“一眨眼就过了十年”。
  3. 排比:结构相似的语句并列,增强节奏感,如“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
  4. 对偶:字数、结构对称的句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功能与运用场景

辞格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日常交流等领域:

如需更完整的辞格分类,可参考语言学专著或权威修辞学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辞格的意思

辞格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辞章的曲折而精细的含义”。它指的是文章或诗词中的辞藻和格调。

辞格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辞格的拆分部首是辛字旁,拼音为“luán”,总笔画数为12画。

辞格的来源

辞格这个词源于古代文人对于辞章文辞的追求,追求精细和曲折,力求言辞之间的美感和独特性。

辞格的繁体

辞格的繁体字为辤格。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辞格的写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创作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辞格的例句

1. 他的诗歌充满了华丽而精妙的辞格,让人陶醉其中。

2. 这篇文章的辞格优美动人,令人难以忘怀。

辞格的组词

1. 反复辞格:指文章中使用了重复的辞藻和句式。

2. 修辞格言:指以修辞手法来陈述言辞。

3. 白话文辞格:指运用白话文方式表达的辞章。

辞格的近义词

辞章、辞藻、文采、修辞、格调

辞格的反义词

平淡、贫乏、庸俗、粗糙、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