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浮气的意思、粗心浮气的详细解释
粗心浮气的解释
[unthoughtful and rash] 用心不精细,而且轻浮
幸亏姐姐未在场里阅卷,若是这样粗心浮气,那里屈不死人。——《镜花缘》
详细解释
不细致;不沉着。《儒林外史》第三回:“看你这样务名而不务实,那正务自然荒废,都是些粗心浮气的説话,看不得了。”《镜花缘》第八三回:“并且今日所行之令,一经令到跟前,全要细心,并非粗心浮气所能行的。”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新光》中作者皆少年,往往粗心浮气,傲然陵人,势所难免。”
词语分解
- 粗心的解释 不谨慎;不细心工作上粗心必然出差错我没有认出那位显贵人物实在是太粗心了详细解释疏忽;不仔细。《红楼梦》第五五回:“再迟一日,不説你们粗心,反像我们没主意了。” 赵树理 《三里湾·马家院》:“ 小俊
- 浮气的解释 .谓浮游的云雾。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庄子》云‘野马也,尘埃也’……‘野马’乃田野閒浮气耳,远望如羣马,又如水波。”.谓浮躁轻率。 汉 贾谊 《新书·傅职》:“教之《乐》,以疏其秽
网络扩展解释
“粗心浮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ū xīn fú qì,形容人性格粗心大意、轻浮浮躁,既缺乏细致思考,又不够沉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粗心:指思虑不细致、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疏忽或犯错。
- 浮气:指情绪不稳定、心性浮躁,易冲动或轻率行事。
两者结合,强调人行事草率且缺乏耐心。
2.出处与例句
- 最早出处:宋代陆九渊《祭吕伯恭文》提到“曩昔粗心浮气,徒致参辰,岂足酬义”,表达对过去轻率行为的反思。
- 后世引用:鲁迅在书信中批评某些年轻人“粗心浮气,傲然陵人”,清代叶燮《原诗外篇》也以此形容治学不严谨者。
3.语法与使用场景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如“他做事粗心浮气,常出纰漏”。
- 适用情境:多用于批评或警示不注重细节、缺乏耐心的人,常见于教育、工作态度等场景。
4.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心浮气躁、粗枝大叶。
- 反义词:一丝不苟、稳扎稳打。
该成语通过“粗心”与“浮气”的叠加,生动刻画了性格中的双重缺陷,既有行为上的马虎,又有心态上的浮躁,需在处事中引以为戒。
网络扩展解释二
《粗心浮气》一词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行为不谨慎、思维散漫,容易犯错误或丢三落四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粗心浮气分别由「⺼」、「心」、「⺌」、「水」、「气」五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3画。
来源:《粗心浮气》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没有具体的出处记录。
繁体:《粗心浮气》在繁体字中的书写方式为「粗心浮氣」。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的「粗心浮气」可能会有一些变体写法,但具体写法未有明确记载。
例句:他的粗心浮气导致了一连串的错误。他的粗心浮气让他经常遗忘重要的事情。
组词:粗心、浮气
近义词:糊涂、马虎、大意
反义词:细心、谨慎、慎重
希望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