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徂落的意思、徂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徂落的解释

(1).死亡。《孟子·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 勛 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 赵岐 注:“徂落,死也。”《梁书·文学传下·刘峻》:“而官有微於侍郎,位不登於执戟,相继徂落,宗祀无饗。” 明 陆采 《怀香记·哀中闻喜》:“天夺英贤,徂落波心里。”

(2).凋谢;衰落。 汉 扬雄 《羽猎赋》:“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杜门清三逕,坐槛临曲池。” 李善 注:“徂落,犹彫落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三:“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嘆何时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徂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分为以下两方面,结合权威文献和用例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死亡
    源自《孟子·万章上》中记载尧去世的情景:“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赵岐注解明确“徂落,死也”,指生命的终结。后世如《梁书》《怀香记》等文献中也沿用此义。

  2. 凋谢;衰落
    汉扬雄《羽猎赋》提到“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陆厥诗中“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均以“徂落”形容自然万物的凋零或事物由盛转衰的状态。唐代陈子昂《感遇》诗句“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亦用此意,暗喻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消逝。

二、词源与关联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已不常用。例如描述历史人物离世时称“放勋乃徂落”,或借草木凋零比喻世事变迁。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孟子》《梁书》等古籍,或查阅汉典等权威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徂落(cú luò)一词的意思是指尸体腐烂的过程。该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彳”(chì),右边是“落”(luò)。它的总笔画数为10画。徂落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记载。在繁体字中,徂落的写法与简体相同。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徂落的形状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意义相同。以下是一个关于徂落的例句:“他看到路边的徂落尸体感到恶心。”徂落可以组成一些相关词汇,如“腐烂”、“腐败”等。徂落的近义词可以是“腐臭”,而反义词可以是“新鲜”。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