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徂落的意思、徂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徂落的解释

(1).死亡。《孟子·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 勛 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 赵岐 注:“徂落,死也。”《梁书·文学传下·刘峻》:“而官有微於侍郎,位不登於执戟,相继徂落,宗祀无饗。” 明 陆采 《怀香记·哀中闻喜》:“天夺英贤,徂落波心里。”

(2).凋谢;衰落。 汉 扬雄 《羽猎赋》:“於是玄冬季月,天地隆烈;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文选·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杜门清三逕,坐槛临曲池。” 李善 注:“徂落,犹彫落也。”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三:“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徂落方自此,感嘆何时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徂落(cú lu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主要出现在文言或特定语境中。根据权威汉语词典释义,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死亡;凋零

    指生命终结或草木凋谢,多用于书面雅语。

    例:《孟子·万章上》载“尧崩,百姓如丧考妋……四海遏密八音”,其中“崩”即帝王之死的尊称,与“徂落”的“死亡”义相通。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消逝;衰亡

    引申指事物由盛转衰的过程,如王朝、时代的终结。

    例:古人以“徂落”喻指季节更替中草木的枯萎,如“秋至众芳徂落”。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字义溯源


三、用法特点

  1. 书面性与庄重感

    多用于描述自然规律(如草木荣枯)或对逝者的委婉表达,常见于祭文、史书。

    例:《后汉书》用“巨星徂落”喻指贤臣离世。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

  2. 同义替代词

    近义词包括“殂落”“凋谢”“薨逝”(注:“殂”与“徂”通假)。


四、权威文献佐证

《孟子·万章上》:“尧崩……百姓如丧考妋。”

朱熹集注:“崩者,殂落之谓。” ——来源:《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徂落”的核心含义聚焦于生命的终结与自然的衰败,承载古代汉语中对生死哲思的含蓄表达,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雅致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徂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分为以下两方面,结合权威文献和用例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死亡
    源自《孟子·万章上》中记载尧去世的情景:“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赵岐注解明确“徂落,死也”,指生命的终结。后世如《梁书》《怀香记》等文献中也沿用此义。

  2. 凋谢;衰落
    汉扬雄《羽猎赋》提到“万物权舆於内,徂落於外”,陆厥诗中“徂落固云是,寂蔑终始斯”均以“徂落”形容自然万物的凋零或事物由盛转衰的状态。唐代陈子昂《感遇》诗句“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亦用此意,暗喻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消逝。

二、词源与关联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已不常用。例如描述历史人物离世时称“放勋乃徂落”,或借草木凋零比喻世事变迁。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孟子》《梁书》等古籍,或查阅汉典等权威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报德边策波斯邸布唇枯舌不覩是不分彼此不均才识裁音成功除灵倒用司农印犊角茧额定转速扼腕兴嗟防救凤翅盔奉闻富轹万古頫听官首聒厅滑柔鹄羹见知法驾轻就熟酒船钧秤开印口回快慢灵俏灵运屐临困龙额满分漭沧蛮做慕仿劈脚跟千椿切勑庆藴乳犊身文曙角鼠李素放抬估堂堂正正天不转地转王纶伟气为他人作嫁衣裳稳拍午供无籍相宣宵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