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履地的意思、戴天履地的详细解释
戴天履地的解释
顶天立地。犹言生于天地之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子胥 曰:吾闻父母之讐不与戴天履地。”《周书·晋荡公护传》:“今日以后,吾之残命,唯繫於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政元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同是戴天履地之人,独笑 龙逢 非俊物。” 梁启超 《变法通议·学校总论》:“呜呼!同是圆颅方趾,戴天履地,而必事事俯首拱手,待命他人,岂不可为长太息矣乎!”亦省作“ 戴履 ”。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三:“赤墀侍臣惭戴履,偷生苟活同舆儓。”
词语分解
- 戴天的解释 .立于天地之间。常以否定式或反诘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耻之甚。《礼记·曲礼上》:“父之讐,弗与共戴天。”《北齐书·赵郡王叡传》:“今嗣主幼冲,岂可使邪臣在侧,不守之以正,何面戴天?” 明 无名氏 《鸣凤
- 地的解释 地 ì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
网络扩展解释
“戴天履地”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i tiān lǚ dì,其核心含义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字面意义: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人存在于天地之间。
- 比喻义: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也引申为对天地或君主的敬畏与感恩。
结构与出处
- 结构分析:
- “戴”指头顶承载,“天”象征至高无上;“履”指脚踏,“地”代表平凡世界。四字组合强调人与天地的依存关系。
- 典故出处:
- 源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国大夫对秦穆公的赞颂:“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
用法与例句
- 语境:多用于表达对恩德的感激或强调人的责任(如忠君报国)。
- 例句:
-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
- 汉代《吴越春秋》:“父母之仇不与戴天履地。”
近义词与延伸
- 近义词:顶天立地、恩重如山。
- 延伸理解:部分文献(如)提到“品德高尚”的引申义,但更权威的解读以“依存天地”和“感恩”为主。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如晋惠公伐秦故事),可参考《左传》原文或相关成语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戴天履地这个词源自中国古代的经书《周易》中的一句话:“天下有始而以为天,天下有终而以为地”。戴指代天,履指代地,意思是人们要充分尊重天地,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谦虚、敬畏的态度。
《戴天履地》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戈字旁、口字底,共6个笔画。
《戴天履地》的繁体字形式很接近简体字,没有明显的差异。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不同于现代的简化字,因此《戴天履地》的古代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基本上仍然可以识别出来。
《戴天履地》的例句可以是:“作为一名领导者,他始终戴天履地,秉持着谦虚、敬畏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与《戴天履地》相近或相关的词汇有:恭敬、虚心、谦逊等。
与《戴天履地》相反义的词汇包括:傲慢、自大、目中无人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