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捶胸跌脚的意思、捶胸跌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捶胸跌脚的解释

悲极貌。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搥胸跌脚。”《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玉英 听了这话,搥胸跌脚的号哭。”亦作“ 搥胸跌足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老翁搥胸跌足道:‘眼面前错过了僊缘,悔之何及!’”


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西游记》第六七回:“ 八戒 捶胸跌脚,大叫道:‘哥耶!倾了你也!’”亦作“ 捶胸顿脚 ”、“ 捶胸顿足 ”。《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 何玉凤 ﹞拍着那棺材,捶胸顿脚,放声大哭。这场哭直哭得那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 老寿 说到这里,心里像是插了一把刀,他捶胸顿脚地干号了起来。” 柯岩 《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老太太捶胸顿足地哭,一边骂 曹魁珍 为啥当个辅导员害孩子遭罪,一路顶着大风数落苦情。” 熊伯涛 《黄陂大捷》:“不料刚进我根据地,他心爱的两个师即全军覆没,因此,他竟捶胸顿足,发出了这样的哀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捶胸跌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属于并列式结构,由"捶胸"和"跌脚"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极度的悲痛、悔恨或愤怒情绪。具体释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捶胸"指用手掌或拳头连续击打胸部,源自古人表达哀痛时的自发动作,《说文解字》记载"捶,以杖击也",后引申为徒手击打。现代汉语中,"捶"字保留"敲打"义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为动词用法。

"跌脚"即跺脚,《汉语大词典》解释为"以足顿地",古时多用于表现焦虑或懊悔,如《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有"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的描写,其中"氲"即包含顿足动作。

二、语用特征 该成语常见于文学描写,多作谓语、状语使用。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林之洋听了,急的只觉乱跳,放声大哭道'坑死俺了!'"即为典型用法,通过连续动作强化情感表达强度。

三、文化关联 《礼记·檀弓下》记载"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说明捶胸动作在古代丧礼仪式中的规范性使用。而"跌脚"在戏曲表演中形成程式化动作,如京剧《窦娥冤》中窦娥蒙冤时的台步设计,皆可视作该成语的文化原型。

网络扩展解释

“捶胸跌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拼音与释义


出处与用法

  1. 经典出处:
    • 最早见于元代无名氏《冻苏秦》:“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 《西游记》第六七回中,八戒也以此动作表达悲愤:“哥耶!倾了你也!”。
  2. 语法功能:
    • 作谓语、状语,多用于描述人在悲伤、悔恨或愤慨时的肢体语言。

近义词与变体


示例与语境


“捶胸跌脚”通过夸张的肢体动作,生动刻画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常见于古典文学和口语表达。需注意其与“捶胸顿脚”“跌脚捶胸”等近义词的细微差异,结合语境选择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案卷半彪子辩谳标绘布谷草堂朝韠迟光篡盗徂旃刀墨大司空丁父忧抵掷斗战额限飞龙廐讽嘲豪骋合祧花雕酒毁诬寄笺狷刚看候老鼻子帘额鍊砂灵识历问孟嘉落帽目痾闹垓垓凝露騘扭转乾坤佩巾穹隆囷庾让木鋭端射服省劲,省劲儿绳矩声求气应视流视眺水骨淑灵四脚厮留甜迷迷天隙跳脓提现推廓推让忘恩失义相乱崤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