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符的意思、敕符的详细解释
敕符的解释
古时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存其一,用时相合以为证信。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水部员外 刘约 直宿,会 河内 繫囚,配流 岭 表,夜发敕符。”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尚宝监﹞职掌御用宝璽、敕符、将军印信。”
词语分解
- 敕的解释 敕 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告诫:申敕。戒敕。 古同“饬”,整顿。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网络扩展解释
“敕符”是古代中国朝廷用于传达重要命令或调遣军队的官方凭证,其含义及特点可综合以下信息解析:
1.基本定义
- 功能:主要用于传达朝廷命令、调兵遣将或执行重大事务,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
- 形制:通常以竹木、金玉等材质制成,上书特定文字,并分为两半(一存朝廷,一存执行方),使用时需两半相合以验证真伪。
2.历史例证
- 宋代记载:据《唐语林》载,水部员外郎刘约曾在夜间处理河内囚犯流放事务时使用敕符,说明其紧急调令的作用。
- 明代管理:尚宝监负责保管御用敕符及印信,可见其作为皇权象征的重要性。
3.与其他符节的区别
- 敕符更侧重“敕”(皇帝诏令)的权威性,而普通兵符(如虎符)侧重军事调遣。两者均需合符验证,但敕符适用范围可能更广,涵盖行政与军事领域。
4.近义词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的使用差异或实物案例,可参考《唐语林》《酌中志》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敕符(chì fú)是指皇帝或高级官员所发的命令或诏书。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词。
-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敕符的拆分部首是讠(讠是“言”的声旁), 笔画总共是16画。
- 来源:
"敕符"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明显。其中,“敕”字是由“告”字和“灬”字组合而成,意为告诉、命令。而“符”字表示象征或标志。因此,“敕符”即为表示命令或诏书的标志。
- 繁体:
"敕符"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变化,但是“敕符”这个词的字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敕符”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相似。
- 例句:
1. 皇帝发下敕符,全国响应,纷纷行动。
2. 拿着敕符的官员走进大殿,大家都肃立起来。
- 组词:
敕符没有常见的组词用法。
- 近义词:
近义词有“诏书”、“圣旨”等。
- 反义词:
反义词没有明显的对立词。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