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承抵的意思、承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承抵的解释

认罪抵命。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四折:“可不道一言既出,便有駟马难追,已招伏,怎改易,要承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承抵”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元代孟汉卿的杂剧《魔合罗》第四折:“可不道一言既出,便有驷马难追,已招伏,怎改易,要承抵。” 此处描述的是司法场景,强调招供后不可反悔,需承担抵命后果。

三、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司法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对犯罪行为的终极责任认定,现代汉语已罕见使用。

四、补充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其注音为chéng dǐ,结构为独体字“承”与左右结构“抵”组合,但核心含义均指向“认罪抵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承抵》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接受和还清债务。它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手和贝,分别表示动作和贝壳。根据笔画计算,它是一个五画字。 《承抵》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金融借贷制度的发展。当一个人接受借款时,他承诺将来还清债务,因此被称为承抵。 该词在繁体字中写作「承抵」,发音和意义都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中,《承抵》的写法与现在相似,没有显著的变化。 以下是一个使用《承抵》的例句:小明向银行申请贷款,承诺在三年内承抵债务。 与《承抵》相关的组词可以包括「承诺」、「债务」和「负债」等。 近义词可以是「偿还」或「清偿」,它们都表示还清债务的意思。 反义词可能是「拒绝」或「推卸」,表示拒绝接受或推卸债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