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文馆的意思、崇文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文馆的解释

官署名。 唐太宗 贞观 十三年,于东宫设崇贤馆,至 高宗 上元 二年,避太子 李贤 讳,改名崇文馆。设学士,掌经籍图书,教授生徒;设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四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崇文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含义和职能在不同时期有所演变,具体可分为以下两方面:

一、唐代崇文馆(核心时期)

  1. 起源与更名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在东宫设立崇贤馆,后因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避太子李贤名讳,改名为崇文馆。

  2. 主要职能

    • 典籍管理:设校书郎负责校理皇家藏书,整理典籍。
    • 教育生徒:设学士教授生徒(主要为贵族子弟),教学内容包括经史、文学等。
    • 辅助政务:部分学者参与朝廷制度、礼仪的制定。
  3. 地位与性质
    隶属东宫,兼具皇家图书馆与贵族学校的双重性质,是唐代“三馆”(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之一。


二、宋代及后世的演变

北宋沿袭唐代旧制,设立崇文院作为国家藏书机构,其职能与唐代崇文馆类似,但规模更大,对宋代政治、文化发展影响深远。部分文献将宋代崇文院与唐代崇文馆混称,需注意区分时代背景。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细节,可参考《新唐书·百官志》或宋代崇文院相关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崇文馆这个词的意思是指重视文化、尊崇学问的地方。拆分部首为土和门,其中土表示与土地、家园有关,门表示入口、门户。共有10画。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崇文馆是皇帝设立的一个学术机构,旨在培养和推广文化知识。在繁体字中,崇文馆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崇文馆的形状可能有所不同,取决于历史时期和书法家的风格。以下是一个例句:在崇文馆里,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古代文化。 与崇文馆相关的组词有文化、学问、学术、研究等。近义词可以包括书院、图书馆、学府等,这些都是类似于崇文馆的地方,致力于学问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反义词可能是与学问、文化相对立的概念,如荒废、愚昧、无知等。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要求。如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为您解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