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舂堂的意思、舂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舂堂的解释

旧时我国南方舂谷的木槽。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广南 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徧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参见“ 舂塘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舂堂”是古代中国南方用于谷物脱壳或捣碎的工具,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旧时我国南方地区用于舂谷的木槽,通常由整块木头挖空制成。其名称中的“舂”表示捣碎动作,“堂”可能源于“塘”,指槽状容器。

  2. 结构与使用方式
    根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载,舂堂以浑木刳成槽,两侧排列约十根木杵,使用时男女间隔站立,协同用杵舂稻谷。过程中敲击槽边会产生有节奏的声响,类似鼓声,可传至数里外。

  3. 历史与文化意义
    这一工具反映了古代南方农耕社会的劳作场景,兼具实用性与集体协作特点。其名称在文献中亦作“舂塘”,可能因方言或书写差异导致。

  4. 现代关联
    随着技术进步,传统舂堂已逐渐被机械取代,但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类似工具,作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舂堂》的意思

《舂堂》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在家中磨米、打草等农事活动的地方。它是一个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词汇。

拆分部首和笔画

按照部首拆分,《舂堂》可分为“舟”、“土”和“阝”,其中“舟”和“阝”作为偏旁部首,分别有6和3个笔画,而“土”则是主体部分,有3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舂堂》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村社会。在那个时期,人们使用这个词来描述磨米或打草等农活的地方。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依然是「舂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舂堂》在古代写作「舋堂」。

例句

1. 她在舂堂里细心地磨米,准备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2. 爷爷告诉我,舂堂是祖辈们辛勤劳动的地方,要勤劳好学。

组词

舂谷、舂石、堂屋、堂上

近义词

磨房、打谷场、碾米处

反义词

客厅、会议室、厨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