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仇方的意思、仇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仇方的解释

友邦,邻国。《诗·大雅·皇矣》:“询尔仇方,同尔兄弟。” 郑玄 笺:“询,谋也,怨耦曰仇。仇方,谓旁国诸侯。”一说指敌国。见 宋 朱熹 集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仇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敌对的一方或敌国。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敌对的国家、势力或群体。

"仇"本义为仇敌、怨恨,"方"指方位、方向,引申为对方或一方。组合后特指与己方存在敌对关系的对象。例如:

《诗经·大雅·皇矣》:"帝谓文王,询尔仇方。"(郑玄笺:"询谋于汝仇方之国。")

二、字源与结构分析

三、典籍用例与语境

  1. 《诗经·大雅·皇矣》:

    "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询尔仇方,约尔友邦。"

    → 体现"仇方"与"友邦"的对立概念,指需谨慎应对的敌国。

  2. 《逸周书·武称解》:

    "夷其宗室,助其仇方。"

    → 指扶持敌对方势力,强化了"仇方"的敌对性。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仇雠 侧重个体仇恨(如《史记》"报父仇雠")
敌国 强调国家层面的敌对关系
寇仇 含侵犯、掠夺的贬义色彩(如《孟子》"寇仇")

五、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现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文体中。日常表达推荐使用"敌对势力""对手方"等现代词汇,避免歧义。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仇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文献及不同学者的注解来理解。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信息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根据《诗经·大雅·皇矣》中“询尔仇方,同尔兄弟”的记载,“仇方”原指友邦或邻国。汉代郑玄在笺注中明确:“仇方,谓旁国诸侯”,即周边国家。

  2. 释义分歧

    • 郑玄的注解:认为“仇方”是友好邻邦,因“怨耦曰仇”,此处“仇”指匹配、对应的关系,引申为地位对等的国家。
    • 朱熹的解读: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仇方”可能指敌国。这一分歧源于对“仇”字的不同理解(“仇”既可表配偶/匹配,也可表仇敌)。

语境与用法

“仇方”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主流观点倾向于“友邦”,但朱熹的“敌国说”亦为学术讨论提供了空间。理解时应参考原文背景及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拜访百寻榜汰罢业卑词倍道而行变察逋叛不赞一词曹王措手不及担夫争道點景递顿度程发见奉饷勾心斗角鼓浪合冻呵佛祖和裕黄原桓伊笛华选检踪枷鏁诫述藉讬嗟隐激抗凯泽狂稺廓填蜡氏留养鲁斫宓琴飘飏乔声怪气乔作衙庆贺倾时清漪起筑鹊黑入降三至瘦怯怯书啓四垂铤金偷桃屯长王昌龄蜗壳居五御蠁虫相御歇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