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召的意思、方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召的解释

亦作“ 方邵 ”。 西周 时助 宣王 中兴之贤臣 方叔 与 召虎 的并称。后借指国之重臣。《宋书·王镇恶传》:“﹝ 镇恶 ﹞实扞城所寄,国之 方 邵 也。” 隋 卢思道 《劳生论》:“ 方 邵 重臣,外扬武节。” 唐 李华 《卢中郎斋居记》:“庙堂有风力之臣,征镇皆 方 召 之老。”《旧唐书·太宗纪上》:“ 周宣 驱驰 方 召 ,亦能制胜 太原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方召”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方召”指西周时期辅佐周宣王中兴的两位贤臣——方叔和召虎(召穆公)的并称,后引申为“国之重臣”的代称。在古籍中亦写作“方邵”。

  2. 历史背景

    • 方叔:周宣王时的大将,曾率军平定荆蛮叛乱,巩固西周统治。
    • 召虎:周宣王的重臣,曾参与处理“国人暴动”,并辅佐宣王中兴。
      二人均为西周中兴的关键人物,因此并称“方召”。
  3. 文献例证

    • 《宋书》中以“方邵”赞誉王镇恶为国之栋梁。
    • 《晋书》中记载桓温被比作“方召之任”,强调其治国才能。
    • 唐代李华《卢中郎斋居记》用“方召之老”形容德高望重的老臣。
  4. 用法特点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文体中,表示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贤臣或军事统帅,常见于史书、碑铭等。

  5. 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但在涉及历史或文学创作时,仍可作为典故引用,以增强文采或强调人物的重要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方召这个词是一个汉字词组,通常用来形容召唤或召集人群。 下面是关于方召各个方面的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方召的拆分部首是方(方块部首),召(口字旁);它一共有8个笔画。 来源:方召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意思是召唤或召集人们。古代人常通过方召这个词组来表示召集士兵、朋友或家族成员等。 繁体:方召的繁体字为「方召」,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方召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汉字书写的变迁,古代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它的基本结构和意义与现代相似。 例句:他方召了一群志愿者帮助清理公园。 组词:方召可以和其他汉字组成不同的词语,例如方向、召集、召见等。 近义词:方召的近义词有召集、召唤、召见等,它们的意思都是类似的,表示召集人们聚集在一起。 反义词:方召的反义词可能是解散、分散等,表示将人群散开或解除召集状态。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