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scription;recipe] 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治病的药方
药方;处方。《梁书·陆襄传》:“ 襄 母尝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脉之妙处不可传,虚著方剂,终无益於世。”
方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之一,指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将多种药物按特定原则配伍组合而成的处方。以下是详细解释:
方剂简称“方”,由“医方”和“调剂”两概念组成。其核心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剂型及用法,形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药方。
古代文献《神农本草经》提出不同剂型适用场景:
现代方剂学结合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拓展了在消化系统、免疫调节等领域的应用,并推动剂型创新(如颗粒剂、注射剂)。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经典方剂(如四物汤、桂枝汤)的组成与应用,可进一步说明。
方剂是中医学术语,指的是中药的配方。它是由多种药物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处方。
方剂的拆分部首是方(方向)和剂(剂量),其中方的五笔笔画是4,剂的五笔笔画是10。
方剂这个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一书,记录了古代医药学的理论和经验。
繁体字的方剂为「方劑」,其中方的繁体字保留了原字的结构,剂的繁体字将「尺」(chǐ)加在「刂」(刀)的左边。
在古代,方剂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例如,方可以写作「坊」,剂可以写作「計」。
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开出了一剂方剂。
方剂的相关词汇有:方剂学、个体化方剂、方剂研究、方剂理论等。
与方剂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汤剂、丸剂、散剂,它们也是中药的不同形式。
与方剂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单味药,指的是单个中药的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