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底圆盖的意思、方底圆盖的详细解释
方底圆盖的解释
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词语分解
- 方底的解释 盛书简的袋子。因底呈方形,故称。《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中黄门 田客 持詔记,盛緑綈方底,封御史中丞印。” 颜师古 注:“綈,厚繒也。緑,其色也。方底,盛书囊,形若今之算幐耳。”《后汉书·广
- 圆盖的解释 .圆形的盖子。多指伞盖、圆屋顶等物。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明堂九室,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堂方,百四十四尺;屋圆,径二百一十六尺。且圆盖方载,六九之道也。” 汉 桓谭 《新论·通塞》:“入
网络扩展解释
“方底圆盖”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比喻事物或观念不相契合、彼此矛盾。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字面意义:方形的底部与圆形的盖子,形状无法匹配。
- 引申义:形容两者不协调、不兼容,或言行表里不一。
出处与背景
- 来源: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 语境:原指用疏远冷淡的态度对待亲密关系,如同方底配圆盖般矛盾。
用法与特点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境。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强调客观的不协调性。
- 近义词:方枘圆凿、格格不入。
扩展理解
- 文化隐喻:通过几何形状的冲突,直观表达事物本质的差异,常见于批评逻辑矛盾或人际关系的疏离。
- 现代应用:可形容政策与执行脱节、理念与实践不符等场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颜氏家训》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方底圆盖,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来描述物体的形状或结构。下面将对该词进行拆分、来源、繁体字、古代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简单解释。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方:由「户」和「方」组成,共四画。
- 底:由「广」和「土」组成,共五画。
- 圆:由「囗」和「元」组成,共四画。
- 盖:由「皿」和「且」组成,共八画。
来源:
「方底圆盖」一词的来源并没有具体的来源记载,但通常用于描述物体的四个主要特征,即方形的底部和圆形的盖子。
繁体字:
「方底圓蓋」是「方底圆盖」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方底圆盖」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例句:
- 这个瓶子底部是方底的,盖子是圆形的。
- 我正在找一个方底圆盖的盒子来装这些东西。
组词:
- 盖子
- 底部
- 圆形
- 方形
近义词:
- 平底圆盖
- 方底方盖
反义词:
- 圆底方盖
- 圆底圆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