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唶的意思、咄唶的详细解释
咄唶的解释
(1).叹息。《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孙权 ﹞见﹝ 蒙 ﹞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 明 徐渭 《宴游西郊》诗:“长空生咄唶,懊绪付娉婷。” 清 孙枝蔚 《行子吟》之三:“壮士能相笑,乃与商贾亲,咄唶復咄唶,行子良苦辛。”
(2).犹咄嗟。呼吸之间。形容时间短暂;迅速。《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李善 注:“言人命叱呼之间,或至夭丧也。” 元 揭傒斯 《春日杂言》诗之二:“一朝际风尘,身贵位益崇,死生好恶间,咄唶生秋风。”
词语分解
- 咄的解释 咄 ō 〔咄咄〕表示惊怪,如“咄咄怪事。” 表示呵叱:“咄!你这光棍!那么简单”。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唶的解释 唶 è 嗟叹。赞叹。 唶 è 大呼:“女见僧即唶曰:‘莽男子!’” 唶 ō ㄗㄨㄛˉ 古通“嘬”,吮吸。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咄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叹息之意
该词常用于表示感叹或无奈的情绪。例如《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中记载,孙权因担忧吕蒙病情而“咄唶”叹息,夜不能寐。清代孙枝蔚的诗句“咄唶复咄唶,行子良苦辛”也展现了这种情感表达。
二、形容时间短暂
引申自“咄嗟”,表示呼吸之间极短的时间跨度。曹植《赠白马王彪》中“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即用此意,暗喻生命的脆弱与时光易逝。元代揭傒斯的诗句“咄唶生秋风”同样以此形容世事无常。
读音说明
存在两种常见标注:
- duō jiè(见于《汉语辞海》等工具书)
- duō duō(部分现代词典采用)
建议根据具体文献或使用场景选择读音。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古典文学研究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咄唶》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大声喧哗、大声叫嚷。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口和隹,总共有6画。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模糊,可能是古代人自创的词语,没有特定的出处。
在繁体字中,咄唶的写法是「咄咂」,即在第二个字加上了「咂」的部分。但是在现代汉字书写中,一般都采用简体字的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从目前了解的资料来看,咄唶在古代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写法。
以下是几个例句:
1. 他咄唶了一声,把我吓了一跳。
2. 孩子们在操场上咄唶着玩耍。
3. 请不要在图书馆里咄唶。
咄唶这个词比较常见,没有特定的组词、近义词或反义词与之相关。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