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悫的意思、敦悫的详细解释
敦悫的解释
亦作“ 敦愨 ”。厚道,诚实。《荀子·王霸》:“商贾敦愨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悫的解释 悫 (慤) è 诚实,谨慎:法正 * 悫。 笔画数:; 部首:心;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敦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释义:指厚道、诚实的品质,常用来形容人品行端正、不欺诈。
读音:dūn què(“敦”读第一声,“悫”读第四声)。
出处与用法
-
经典出处:
最早见于《荀子·王霸》:“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
此处强调商人若诚实守信,则商业繁荣、国家需求得以满足。
-
异体写法:
也写作“敦愨”,两字为通假关系,意义相同。
其他说明
- 现代适用性:该词多用于文言或学术讨论,日常交流中已被“敦厚”“诚实”等词替代。
- 网络解释: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厚道质朴”,强调内外一致的品行。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文用例或语义演变,可查阅《荀子》相关注释或《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悫(dūn xù)这个词是指诚实、正直、有信义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丿”,右边的部首是“心”。总共有10画。
《敦悫》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是由《庄子·齐物论》中的一句话“敦悫吾谈,教旗无所止”的“敦悫”合并而成的。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言谈中坚持真实、诚实,并且有很高的道德标准。
在繁体字中,敦悫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敦悫的“悫”字在字形上稍有差异。其“心”部下方出现了一个“雨”字旁,表达了勤奋、努力的含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敦悫的例句:
1. 他一直以敦悫为人,从不说谎。
2. 她的敦悫品质让人钦佩。
敦悫这个词还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敦实、敦厚等。它的近义词有诚实、正直,而反义词可以是虚伪、欺诈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