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慕的意思、敦慕的详细解释
敦慕的解释
勉力。《荀子·儒效》:“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敦、慕,皆勉也。《尔雅》曰:‘敦,勉也。’《大戴记·五帝德篇》曰:‘幼而彗齐,长而敦敏。’《内则》曰:‘惇行孝弟。’敦、惇古字通。是敦为勉也。《説文》:‘慔,勉也。’《尔雅》曰:‘慔慔,勉也。’《释文》:‘慔,音墓,亦作慕。’是慕为勉也。此承上文而言,言能行之,则为士,行而加勉,则为君子。故《曲礼》云:‘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非徒厚慕之而已也。”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慕的解释 慕 ù 向往,敬仰:慕名。羡慕。仰慕。爱慕。景慕。敬慕。 思念,依恋:思慕。 姓。 笔画数:; 部首:小;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敦慕”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进行辨析:
一、《荀子》原典的解释(主流观点)
根据《荀子·儒效》记载:“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王先谦在《集解》中引用王引之的注释,指出“敦、慕,皆勉也”,即“敦慕”意为勉力、勤勉。此处“敦”通“惇”,表示敦促、勤勉;“慕”通“慔”,《说文解字》释为“勉也”。
二、现代误读的常见解释
部分现代辞书(如)将“敦慕”解释为“崇敬、赞美”,认为“敦”表尊敬,“慕”表向往。但这种解读与《荀子》原文语境不符,可能是望文生义产生的误解。
- 本义:源自《荀子》,强调“勤勉努力”,如“敦慕焉”指在行动基础上更加勉力,方可成为君子。
- 演变:现代存在误用为“崇敬”的情况,但缺乏权威文献支持。
- 使用建议:在古文解读或学术研究中,应采用《荀子》的“勉力”释义;日常使用若需表达敬慕之情,建议选用其他明确词汇如“景仰”“钦慕”。
注:各网页权威性较低,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荀子》注疏本进一步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慕(dūn mù)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一种深厚而真挚的崇敬和向往之情。该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其中“敦”表示厚重和真诚,“慕”表示向往和崇拜。整个词语包含有11个笔画。
《敦慕》这个词语的来源尚不确切,但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在繁体字中,该词语的写法与简体字基本相同。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敦慕》这个词的含义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敦慕》的例句:
他对老师的知识渊博和言传身教深感敦慕。
一些以“敦慕”为核心的组词有敦敬、敦本、慕名、慕课等。近义词包括崇敬、仰慕、敬仰等。而与《敦慕》相对的反义词可能是厌恶、鄙视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