碓梢的意思、碓梢的详细解释
碓梢的解释
杵的末端。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槽碓,碓梢作槽受水,以为舂也。”
词语分解
- 碓的解释 碓 ì 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 梢的解释 梢 ā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 末尾:眉梢。收梢。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古同“艄”,船舵尾。 梢 à 像圆锥体的形状。 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面逐渐缩小的形式。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碓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词义解释
-
基本含义
“碓梢”指杵的末端,即传统农具“碓”中用于舂捣的一端()。
- “碓”是古代舂米的工具,由木杠和石臼组成,通过脚踏或水力驱动木杠末端(即“梢”)的石头,完成去稻壳等劳作。
-
发音与结构
- 拼音:duì shāo(注音:ㄉㄨㄟˋ ㄕㄠ)。
- 构词:“碓”指舂米工具,“梢”指条状物的末端,合称体现工具的功能性部件。
文献与用例
-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十八提到:“槽碓,碓梢作槽受水,以为舂也。”此句说明碓梢在槽碓中的作用是承接水力以驱动舂米()。
相关词汇
- 梢:可指树枝、眉尾等细长物的末端,如“树梢”“眉梢”()。
- 碓类工具:如“槽碓”“水碓”,均通过碓梢的机械运动实现谷物加工。
“碓梢”属于古代农具术语,现代使用较少,但可通过文献了解其具体功能。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农政全书》等古籍(来源参考、6、7)。
网络扩展解释二
《碓梢》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表示古代磨碓的末端。下面将逐个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1. 拆分部首和笔画:碓梢由“石”部和“高”部组成,共有11个笔画。
2. 来源:《碓梢》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中,用于描述磨碓工具的末端。
3. 繁体:《碓梢》的繁体写法为「碓梢」,与简体写法相同。
4.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写法存在一定的变体。然而,对于《碓梢》这个词来说,古代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差别。
5. 例句:他轻轻地拿着碓梢,在槽里磨碓。
6. 组词:碓梢没有特定的常用组词。
7. 近义词:磨碓、碓臼
8. 反义词:碓根、碓槌
希望这些回答能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