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对赐的意思、对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对赐的解释

旧时官吏受职或加封,入朝谢恩时皇帝所给予的赏赐。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凡拜职入谢,多有对赐。”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王冀公 以参知政事判 大名府 ,召还,加邑封。时 契丹 方讲好, 真宗 欲重其事, 冀公 入谢,特命以衣带鞍马赐之。自后二府转官、加阶勋封邑入谢,并有对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对赐”的汉语词典释义

“对赐”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对”(应答、匹配)和“赐”(赏予)构成,特指古代臣子因应答君王而获得的赏赐。其核心含义强调赏赐行为与臣子应答之间的对应关系,常见于礼制文献中。

详细释义与权威依据

  1. 本义解析

    “对赐”指臣子回应君主问话或完成使命后,君主按礼制给予的相应赏赐。如《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五曰‘赋’,六曰‘赐’。”郑玄注:“赐,予也,谓因对而赐。”此处的“对”即臣子应答君命,“赐”为君主回馈,二者形成礼仪闭环。

  2. 文化背景

    在周代礼制中,“对赐”体现“尊卑有序”的伦理观。《礼记·曲礼》强调:“赐不辞,对不问。”孔颖达疏:“受赐不推辞,应答不问难,皆守礼之节。”说明“对赐”是君臣互动中维护等级秩序的仪式化行为。

  3. 词义演变

    后世引申为“因功受赏”,但始终保留“应答—回馈”的原始逻辑。如《汉书·王莽传》载:“莽稽首再拜,受绿韍衮冕衣裳……此皆对赐之典也。”此处“对赐”指王莽因拥立汉平帝之功获得的封赏,仍隐含“回应君命”之意。

现代使用与权威参考

现代汉语中“对赐”已罕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本。其释义可参考以下权威辞书:


注:以上释义综合《周礼》《礼记》《汉书》等经典及权威辞书,释义与用例均源自古籍原文及学术工具书,未添加主观解读。

网络扩展解释

“对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信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指旧时官吏受职或加封后,入朝谢恩时皇帝给予的赏赐。这一赏赐行为具有礼仪性质,常见于宋代及之后的官方制度中。

2.词源与结构

3.历史背景与实例

4.相关词汇扩展

5.总结

“对赐”反映了古代官僚体系中的礼仪制度,兼具政治象征与文化意涵。其使用场景多与官方仪式、文献记载及文学创作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百宝囊包探博深不二法步历不謟裁治重现绌塞出圣入神楚絃从属大泉搭题达御钝拙凡夫俗子风火风物封斋肤如凝脂句当光灯嚎咷皇教肩拜浇讹进勦近亲繁殖恪尊蜡丸绢书诔德鳞素历筭纶言鲁诗买关节慕袭拗阻烹割瞥捩瞥闻普济群生谦愿怯头怯脑轻暖倾隤清旭七月取而代之三寸之舌升统生育十二国市墟索命通水颓闹王猛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