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武官名。 晋 置。为方面镇将的部将。《宋书·乐志》:“ 彭城 内史 徐逵之 为 鲁轨 所杀, 宋高祖 使府内直督护 丁旿 收殮殯埋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 晦 之走也,左右皆弃之,唯 延陵盖 追随不捨,帝以 盖 为镇军功曹督护。” 胡三省 注:“ 晋 氏渡 江 ,有参军督护。功曹参军兼督护,即参军督护之任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俄一县尉 宋捷 者庸督护輦道,倚其姓名之讖,旋搆一官,因而章疏歌颂,杂进不已。”
(2).谓监督(军事)。《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七年》:“八月, 魏 主遣冠军将军 安頡 督护诸军,击 到彦之 。”
“督护”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有所不同,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与历史背景
督护是晋代设置的军事官职,最初作为“方面镇将的部将”,主要负责监督军事行动。例如《资治通鉴》记载北魏曾派遣安頡“督护诸军”作战。
职能演变
与成语“督护”的区分
需注意现代部分词典(如)将其解释为“监督和保护”,这是对“护”字的引申理解,与历史官职的实际职能不同。
其他相关
督护在不同朝代名目繁多,如参军督护、功曹督护等,均属军事监督体系的衍生职位。
督护在晋代是专职军事监督的官职,后期职权有所扩展,但核心始终围绕军事管理。现代语境下需避免混淆其历史职能与字面引申义。
《督护》是一个动词词语,意思是监督和保护。
《督护》的部首是瞳字底部的目,拆分后的笔画数为15。
《督护》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表示监督和保护的含义。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督護」。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督护」的形状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它保持了表示监督和保护的意义。
他被指派督护这个项目的进展。
一些与《督护》相关的词语有:督察、督导、督查。
与《督护》近义的词语有:监督、保护。
与《督护》反义的词语可以是:疏忽、放任。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有其他问题可以再问我哦!【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