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屠月的意思、断屠月的详细解释
断屠月的解释
唐 律以每年正、五、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月份。 明 陆深 《传疑录》:“ 唐 朝新格,又以正月、五月、九月为忌月,至今仕宦上任避之。此本无谓, 房玄龄 等损益《隋律》,亦存之以不行刑,谓之断屠月。”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断屠月禁杀日》:“《唐律》……断屠月及假日并不得奏决死刑,断屠月谓正月、五月、九月。”
词语分解
- 断的解释 断 (斷) à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弉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
网络扩展解释
“断屠月”是古代法律术语,特指唐代规定禁止执行死刑的特定月份。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根据《唐律》,每年正月、五月、九月为停止执行死刑的时期,称为“断屠月”。这一制度可能受佛教斋戒或传统禁忌影响,旨在顺应自然节令,减少杀生。
-
历史沿革
- 唐代房玄龄修订《隋律》时保留此规定,明确将三、九、腊月改为正、五、九月为断屠月。
- 明代陆深《传疑录》提到,此制度演变为官员上任避讳的“忌月”,可见其对后世影响。
-
关联概念
- 断屠:广义指禁止屠宰或停刑,包括“断屠日”与“断屠月”。
- 法律依据:《唐律疏议》规定,断屠月及节假日不得奏决死刑,违者需担责。
注意
将“断屠月”解释为“勇猛无敌”的成语,可能与另一词语混淆,需以历史文献记载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断屠月》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月亮被分割成两半的现象。它的拆分部首是「月」和「屠」,其中「月」表示月亮,「屠」表示分割或切割。根据笔画来说,「月」部首有4画,「屠」部首有7画。这个词的来源暂时无法确切确定,它可能是源自于古代文学作品或传说故事。
关于这个词的繁体写法,可能是「斷屠月」。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写法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没有找到该词的古代写法。
以下是一个例句:「今晚的月亮真美,看起来就像一颗被断屠的月。」
关于这个词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由于无法确定其具体意义和出处,暂时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