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端静的意思、端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端静的解释

[elegant and calm] 端庄沉静

一副端静自重的外表

详细解释

端正沉静。《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沉皇后》:“后性端静,有识量,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 宋 苏轼 《乞擢用程遵彦状》:“而端静之士,虽有过人之行,应务之才,又皆藏器待时,耻於自献,朝廷莫得而知之。”《清史稿·选举志二》:“於 上海 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端静”是汉语中形容仪态或性格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端庄文静”,常用于描述人物气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端”指“端正、庄重”,“静”指“安静、平和”,组合后强调内外兼修的稳重感。《汉语大词典》进一步指出,该词多见于古典文献,如《红楼梦》中形容薛宝钗“品格端静,举止娴雅”,体现传统审美对女性德行的要求。

从构词法分析,“端”字甲骨文象人直立之形,《说文解字注》释为“直也”,引申为品行正直;“静”在《古代汉语词典》中除表安静外,更有“守节不移”的深层意蕴。二者组合形成的“端静”,既包含外在仪态的得体,也蕴含内在心性的修养,与儒家“慎独”思想一脉相承。

现代语境中,“端静”多用于文学描写和人物评述。商务印书馆《新华成语大词典》例举其在当代散文中的使用,如“老先生端坐案前,神情端静如古松”,生动展现人物沉静自持的风范。该词与“娴静”“贞静”等近义词存在细微差异:“娴静”侧重柔美气质,“贞静”强调节操品格,而“端静”更突出整体气度的平衡美。

网络扩展解释

“端静”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人的仪态或性格特质,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端静(duān jìng)指“端庄沉静”,强调内外兼修的稳重与平和。这一特质既体现在外在举止的得体优雅,也表现为内心的从容不迫。

二、词义结构

三、文献用例

  1. 历史人物描述
    《南史》记载陈后主沈皇后“性端静,有识量”,凸显其性格的沉稳与聪慧。
  2. 人才评价标准
    宋代苏轼在《乞擢用程遵彦状》中提到“端静之士”虽才华出众,却谦逊内敛,体现了古代对德才兼备者的推崇。
  3. 选拔条件
    《清史稿》记载清朝设立学堂时,要求选拔“根器端静之文童”,强调品性端正为重要标准。

四、使用场景

五、近义词与关联概念

附: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端静”的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文化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参考《南史》《清史稿》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叶仙人悲咤标牌参诣彻鉴趁时磁悬浮车辆徂辉榱崩栋折打交道打瞌睡澹简登堂入室凋沦洞幽烛微读礼芳荃峰岚覆窠体干龙古悫股长轰礮画板怀抚花楼焕别货寶呼土克图检俭见知景胜经涂进益九华扇科甲出身空载宽割旷废郎君履舃交错擗初头钦産清定秦瑟全蚀伤惜石闸霜露之悲狻麑台历探赜钩深铜砖土歌违碍委端五倍子乡间贤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