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坐的意思、都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坐的解释

亦作“ 都座 ”。1.政事堂。 魏 晋 时大臣商议政事的地方。《晋书·孔愉传》:“ 王导 闻而非之,於都坐谓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为患是谁?’”《北史·文苑传·樊逊》:“祕书监 尉瑾 移尚书都坐,凡所得别本三千餘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闕。”《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爱 方用事,威振四海。尝召百官於都坐。” 胡三省 注:“ 魏 有都坐大官。 魏 之都坐,犹 唐 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书。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

(2).借指尚书令等大官。《北齐书·胡长仁传》:“ 长仁 累迁右僕射及尚书令……省务既繁,簿案堆积,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数。”《北史》作“都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都坐”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古代政事场所

  1. 政事堂:指魏晋时期大臣商议政事的场所,类似于唐代的“朝堂”或“政事堂”。例如《晋书·孔愉传》记载大臣在“都坐”讨论政务。
  2. 代指官职:借指尚书令等高官。《北齐书·胡长仁传》提到官员需频繁向“都座”请示事务,可见其象征高位权力。

二、现代引申义(存争议)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众人共同安静下来”,但该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是基于字面意义的引申。需注意区分历史本义与后起的文学化表达。

示例用法

建议在学术或历史语境中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避免混淆。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坐(dōu zuò)是一个汉字词,意思是指所有的人都坐下。 拆分部首和笔画:都坐的部首是阝(邑),总共有5个笔画。 来源:都坐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在古代,当一个人主持会议、举办庆典或讲话等场合时,常会用到都坐这个词来表示让所有人都坐下。 繁体:都坐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和简体一样,都是「都坐」。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都坐的写法是以「躳」作为部首,以「谅」作为偏旁,写作「躳谅」。 例句:开会前请大家都坐下。 组词:都坐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如「都坐坐」(让大家都坐下来休息),「都坐客」(接待所有的来访客人)等。 近义词:坐下、落座。 反义词:站立、起立。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