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皇帝的意思、儿皇帝的详细解释
儿皇帝的解释
[boy emperor] 五代时,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来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详细解释
五代 契丹 之制,国君死,在墓旁起屋,谓之明殿,并置学士一人掌答书诏,逢有大庆吊,学士以亡君之名为书,称新君为儿皇帝。 后晋 石敬瑭 为谄媚 契丹 统治者 耶律德光 ,尊 德光 为父,从 契丹 俗,自称儿皇帝。见《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契丹》。后比喻傀儡政权的首脑。 柳亚子 《感事二首》之二:“头衔早锡儿皇帝,末路难为 楚 大夫。”亦省称“ 儿皇 ”。 陈毅 《“七七”五周年感怀》诗:“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词语分解
- 儿的解释 儿 (兒) é 小孩子:儿戏。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儿。儿女情。 男孩子:儿子。生儿育女。 雄性的马:儿马。 女 儿 (兒) 作助词(同前一字连成一个卷舌音):小孩儿。 女 笔画数:; 部
- 皇帝的解释 ∶君主制国家;;帝国如古罗马帝国、 * 的君主或统治者。在中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皇帝盛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皇帝行宫。;;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天帝,上帝详细解释.古时对前代
网络扩展解释
“儿皇帝”这一词语源自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特指对外称臣、甘当傀儡政权的统治者。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定义
“儿皇帝”最初指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他为了获取契丹支持,向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称臣,并以“儿皇帝”自居,表示臣服关系。该词现泛指依附外国势力、丧失主权的傀儡政权首领。
二、历史背景与具体行为
-
石敬瑭与契丹的协议
公元936年,石敬瑭为推翻后唐,向契丹割让幽云十六州,承诺每年进贡三十万帛,并以“父礼”侍奉比自己年幼的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
-
政治后果
这一行为导致中原失去天然屏障,契丹势力深入华北,长期威胁中原政权。石敬瑭的政权也被视为历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傀儡政权。
三、现代含义与引申
“儿皇帝”现已成为贬义词,用于批判两类行为:
- 对外依附:指国家或势力通过出卖主权换取外部支持。
- 傀儡统治:形容表面掌权但实际受控于他人的统治者。
四、文献出处
最早记载见于《新五代史·四夷附录》:“报儿皇帝云。”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可参考权威史书《新五代史》或相关学术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儿皇帝是指年纪幼小的皇帝。下面是关于儿皇帝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儿”字由“⺗”部和“儿”部组成,部首为人,总计3画。
- “皇”字由“⺉”部和“皇”部组成,部首为白,总计9画。
- “帝”字由“巾”部和“帝”部组成,部首为巾,总计9画。
来源:
儿皇帝这个词源自中国历史上的儿童皇帝,即年幼登基的帝王。由于年幼无法自理,所以通常需要他人摄政辅助统治。
繁体字:
在繁体中文中,儿皇帝的写法保持不变,依然是「儿皇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儿皇帝的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特殊变化。
例句:
1. 李白是中国古代一位有才华的儿皇帝。
2. 这位儿皇帝虽然幼小,却展现出超过他年龄的统治才能。
组词:
儿皇帝常用的相关词汇和组词有:皇帝、儿童、年幼、统治、帝国、王朝等。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幼帝、童帝、童皇、幼主等。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成年皇帝、成熟帝王、老皇帝等。
希望这些简要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