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鹅鹳的意思、鹅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鹅鹳的解释

亦作“鵞鸛”。1.《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 华氏 战於 赭丘 。 郑翩 愿为鸛,其御愿为鹅。” 杜预 注:“鸛、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鸛”并举指军阵。《文选·张衡<东京赋>》:“火列具举,武士星敷,鹅鸛鱼丽,箕张翼舒。” 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谓武士发於此而列行,如箕之张,如翼之舒也。” 唐 权德舆 《明经策问》之一:“阵为鵞鸛,战岂捷於鱼丽;诅以犬鸡,信寧优於牛耳。” 明 徐渭 《李伯子画册序》:“然鱼鸟鹅鸛具载阵法中。” 陈去病 《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诗:“番舶正连鹅鸛阵,怒涛如振鼓鼙声。”

(2).水鸟天鹅与鹳鸟。 宋 孔武仲 《汴河》诗:“共夫鹅观行天上,遥与谷中相应答。” 明 徐渭 《长干行》:“月落沙昏寻不见,满江鹅鸛弔雄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鹅鹳(é guàn)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具有两层核心含义,分别源于军事与文化意象:

一、古代军阵名称

指春秋时期的一种战阵队形,以“鹅阵”和“鹳阵”并称,象征军队阵列的严整有序。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郑国与宋国交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 杜预注:“鹳、鹅皆阵名。” 古人以两种鸟类的飞行姿态比喻军阵布局,体现早期军事战术的具象化表达。详见《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版第4册。

二、水鸟合称

泛指鹅与鹳两类大型涉禽,常见于湿地环境。古人因二者体态相似(长颈、长腿)而并称,但现代生物学分类中:

三、文化引申义

因鹳鸟习性清洁、姿态优雅,与鹅共作祥瑞意象,见于古代诗画。如明代《三才图会》绘“鹅鹳”入《鸟兽图谱》,象征自然和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鹅鹳”词条释义;
  2.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3.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禽鸟类条目;
  4. 《宋史·五行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鹅鹳”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古代军阵名称

  1. 来源与典故
    该义项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的记载:“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杜预注解指出,“鹳”和“鹅”均为古代军阵名称。后以“鹅鹳”并称代指军队的列阵方式。

  2. 文学引用
    如张衡《东京赋》中“鹅鹳、鱼丽”等描述,均指不同阵法。这种用法在古文献中多与军事策略相关。


二、形容外貌或举止滑稽

  1. 比喻含义
    结合“鹅”的圆胖憨态与“鹳”的高大笨拙,该词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行为滑稽可笑,带有幽默色彩。例如:“他走路像鹅鹳般摇摇摆摆。”

  2. 近义词扩展
    类似表达还有“鹳鹅”,二者含义相近,均强调愚笨或笨拙的形态。


使用注意

别人正在浏览...

傍顾编帙才士畅舒澄润雠忌串座道口锡點對丢失堆叠惇固独守空房发展风浮刚獝干甚挂号员归道山昏眩活尸荐璧金华九文眷恨钧天乐寇令口燥唇乾窥睹练染抹澡美利奴羊毛名理陪妾迫通朴硝钱卜清晤勤学好问穷高起请痊瘳荣军舍近谋远诗舸试日识时通变十字饼帅才书橱属相素望叹呜题写晩照韦裤武斗下餔显融谢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