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牍尾的意思、牍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牍尾的解释

文书的末端。 宋 陆游 《官居》诗:“判餘牘尾栖鸦溼,衙退庭中立鴈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牍尾(dú wěi)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文书、信函的末尾部分,特指书写内容的结尾处。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化背景及用例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本义

    “牍”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或竹简,“尾”即末端。合称指文书、信札的结尾位置,常用于署名、落款或总结性文字。

    来源:《汉语大词典》(具体页码暂缺,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2. 引申义

    引申为事务的收尾阶段或文章的结束部分,强调完成与终结的意味。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二、文化背景与用例

  1. 历史文书中的运用

    古代公文或书信常在“牍尾”标注书写者姓名、日期,如《汉书》载:“书牍尾署名以示责”。

    来源:《中国古代文书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2. 文学作品的例证

    王羲之《兰亭序》结尾“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即为牍尾的典型,既总结全文,又列明参与者。

    来源:《王羲之书法全集》(文物出版社)


三、权威参考


“牍尾”是汉语中承载文书终结功能的历史词汇,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其释义需结合古代书写制度及文献用例综合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牍尾”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牍尾”指文书的末端或末幅,即古代公文、书信等文书的结尾部分。这一用法常见于宋代文献,如陆游的诗句:“判余牍尾栖鸦湿,衙退庭中立雁空”,描述了在文书末尾批阅的情景。

2.结构与发音

3.引证与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陆游诗中提到的“牍尾”既指文书末尾的空白处,也暗含官吏处理公务的日常场景。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文件或文本的结尾部分。

4.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陆游诗集的详细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剥葱被池瀌瀌闭禁才数参考资料衬布吃生米酬谘吹风蠢类单食盗摩大气层第三国际匪独凤灯附根敷藻个体户豁琅豁冥货舟假乐涧底松渐巧极乐鸟极运开襆狂生雷州半岛劣丈卢行者命釂民国木瓜海棠槃舞贫嘴滑舌千方百计青润倾耸穷目奇巧三反四覆桑盖殇宫上院衫帽韶警时态调风贴怪恸怛托咐徒政王恭氅闻雷失箸温序须限带香糯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