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司的意思、都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司的解释

[army and goverment office] 指都指挥使司,掌管一方军政的官署

以钦依都司掌徼巡。——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都司”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历史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官职体系与地理区划两个维度解析:

一、官职体系中的“都司”

  1. 明代军事机构:作为“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是明代省级最高军事管理机构,隶属中央五军都督府,负责辖区卫所军队的调度与防务(来源:《中国历史官职大辞典》)。
  2. 清代武官职衔:清代绿营军官职,正四品武官,隶属提督或总兵,分辖营、汛防务,如《清史稿》载“各省提督节制镇、协、营、汛,以都司为营官”(来源:《清史稿·职官志》)。

二、地理区划中的“都司”

  1. 古代行政区划名:元代曾设“都司”作为地方监察机构,如“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都元帅府”下设都司(来源:《元史·地理志》)。
  2. 现代地名遗存:河南、山东等地现存“都司镇”等地名,源于明代卫所屯田制度,如河南邓州都司镇即由明代都司卫所演化得名(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该词释义综合了军事制度史与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其语义演变体现了中国官僚体系与地域文化的互动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都司”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一、明代军事机构(核心含义)

全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职能:

  1. 为明代地方最高军事管理机构,类似现代军区,掌管一省卫所及军事事务。
  2. 与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提刑按察使司(司法)并称“三司”,三者互不统属,直接对中央负责。
    隶属关系:受中央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双重管辖。

二、清代武官职衔

演变:清代沿袭名称,但职能调整,成为绿营军官职位。
品级与职责: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明代机构职能与清代官职演变,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运作细节,可参考《明史·职官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室屋漏半壁厢备安库跰跚傧畔避贤超尘澄泊称扬出价错节盘根大别当锋丹旌典祀额额方丈感顾光前啓后广泽王厚俸怀服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贱侮径会京夏纪念号聚会拘弭口惠而实不至两江鸾影马鬉纳木错牛山下涕普告浅蔽挈累庆喜全优群蚁趋膻瑞年弱管神膏摄影食匕手影戏睡榻死记硬背私署天朝痛心绝气兔儿爷托便侂生为臣相合日贤可纤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