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击的意思、耳濡目击的详细解释
耳濡目击的解释
见“ 耳濡目染 ”。
词语分解
- 耳的解释 耳 ě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
- 目击的解释 亲眼看到;作为目睹人在场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庄子;田子方》目击其事详细解释.目光触及;熟视。《后汉书·郅恽传》:“ 子张 但目击而已。” 李贤 注:“目击谓熟视之也。”《晋书·葛洪传》:“
网络扩展解释
“耳濡目击”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信息
- 拼音:ěr rú mù jī(部分来源标注为 ěr rǔ mù jī)
- 结构:联合式成语
- 感情色彩:中性词,多用于书面语境
二、释义
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其中“濡”意为“沾湿”,引申为长期浸润、沾染。
三、出处
最早见于明代李东阳《刘公神道碑铭》:“古者重世臣将家,盖其韬略技艺,耳濡目击,有不习而能者。”
(意为:古代重视世家将领,因其长期接触军事策略和技艺,无需刻意学习也能掌握。)
四、用法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或分句。
- 适用场景:描述环境对人或事物的长期影响,如家庭教育、文化熏陶等。
五、近义词
六、例句
- 他出身艺术世家,耳濡目击之下,自幼便擅长绘画。
- 长期在实验室工作,耳濡目击,她对科研流程已十分熟悉。
扩展补充
该成语强调无意识的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的“勤学苦练”形成对比。英文可译为“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网络扩展解释二
《耳濡目击》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通过听和看来亲身目睹事情的真相或者经历的过程。下面给出相关信息:
- 拆分部首和笔画:耳(口、八、丨),濡(氵、杂、水、㇒、弓、亅、㇑),目(目)。总共16画。
- 来源:《论语·阳货》中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后来引申出“耳濡目染”的意思。
- 繁体:耳濡目濡。
- 古时候汉字写法:耳濡目濡。
- 例句:他经历了很多恶劣的环境,耳濡目击过生活的艰辛。
- 组词:目击、耳闻目睹、耳目一新等。
- 近义词:听信、亲眼目睹等。
- 反义词:耳闻目睹、目瞪口呆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到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