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摈黜。《南史·王微传》:“我兄无事而屏废,我何得而叨忝踰分?”《明史·魏大中传》:“是时觝排 东林 者多屏废,方恨 南星 辈次骨。”
“屏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摈黜,即罢免、贬斥官职或地位。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文献例证
用法特点
网络释义补充
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综合类词汇”,强调其动作性与结果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贬斥的程度和方式。
“屏废”是典型的古代贬斥类动词,需通过历史文献例句体会其具体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南史》《明史》等原始史料。
屏废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废弃、丢弃”。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屏和废,其中“屏”是指屏幕,即用来挡风、遮蔽的物体,“废”表示废弃或丢弃。
屏废的笔画数分别是5画和11画。
“屏废”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所纂的《刑书》中,用来指代丢弃或废弃不再使用的物品。
在繁体字中,屏废被写作“屏廢”。
在古代,屏废的写法与现在稍有不同。其中,“屏”字汉字部首由“尸”更改为“广”,表示屏幕的形状更宽阔;而“废”字在古时候被写作“廢”,字形结构相对简单。
1. 他已经决定把这些旧书都屏废了。
2. 这些损坏的电子产品只能被屏废。
废弃、废物、废品、废旧、废弛
丢弃、抛弃、遗弃、舍弃
保留、保存、收藏、维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