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发的意思、披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发的解释

(1) [with dishevelled hair]∶头发披散

披发当风

(2) [a shock of hair]∶散开的头发

长长的披发

详细解释

(1).披散头发。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髮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之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姬韜容披髮,徒步相从。”

(2).见“ 披髮左袵 ”。

(3).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和尚者,君少时尝披髮 广州 慧龙寺 ,故朋儕以此呼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披发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权威词典及文献解释如下:

一、字面含义:散开头发

指头发未经束扎,自然垂落的状态。

例证:

《礼记·内则》载“女子……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反衬“披发”为未束发之态。古人成年需束发(男子加冠、女子及笄),故“披发”多形容孩童或未冠者。

二、文化象征:蛮夷习俗

古代中原文化视“披发”为边陲民族的标志,与“束发戴冠”的华夏礼制对立。

典出:

《论语·宪问》中孔子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指若无管仲抵御夷狄,中原将沦落为“披发左衽”(头发披散、衣襟左开)的异族统治状态。此意象在后世文献中成为文化身份的符号,如《汉书·地理志》载“吴越之民断发文身”,亦属此类。

三、引申用法:散乱不拘

现代汉语中可形容头发凌乱或洒脱不羁的形象。

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披发”为“头发散开”,如“披发跣足”“披发入山”(代指隐居)。文艺作品中亦用于表现狂放或超脱之态,如鲁迅《故事新编》写伯夷“披着头皮”以示避世。


参考资料:

  1. 汉典“披发”释义(zidian.911cha.com/zi80d.html
  2. 国学大师《论语》数据库(www.guoxuedashi.com/lunyu/p_1.html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网络扩展解释

“披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头发披散
    指头发未经梳理或未束起,自然垂落的状态。例如《三国演义》中描述黄巾军“披发,以黄巾抹额”,体现其仪容不整的形象。
    引申为不受世俗礼教约束,如汉典提到“仪容不整,象征自由或狂放”。

  2. 散开的头发
    特指长发垂落的形态,如“长长的披发”。


二、历史与文化引申

  1. 古代用例

    • 《左传》记载“其披发如故”,形容人物状态未加修饰。
    • 明代夏完淳《大哀赋》用“披发”描绘悲壮场景,如“见伊川之披发,鸣天山而挂弓”。
  2. 特殊语境

    • “披发左衽”:成语,指异族风俗(披发、衣襟左开),象征文化差异或沦落异族统治。
    • 出家未剃度:如柳亚子文中提到“披发广州慧龙寺”,代指出家为僧但未正式剃发。

三、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左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顾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本趣勃逆禅定称旨吃语诗出顶厨俊矴铁抵押品发呆泛泛反照发咒负负谷量函授大学合照会心侣坚穷见人监知脚力人击电奔星箕赋可欲狂易兰若老兔力气六传厘析龙门客卖绝秘本默吟亩积匹然否往泰来乾尽清浑皂白穷儿暴富求证蜃壁沈辞生公说法柿饼石莲花适逸收词素壁俗物天方夜谭停云落月顽腐文戏先绪小兵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