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披发的意思、披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披发的解释

(1) [with dishevelled hair]∶头发披散

披发当风

(2) [a shock of hair]∶散开的头发

长长的披发

详细解释

(1).披散头发。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下》:“道中相逢多至数千人,或披髮徒跣,斩斫门关,逾墙入屋,或乘骑奔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见 伊川 之披髮,鸣 天山 而掛弓。”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姬韜容披髮,徒步相从。”

(2).见“ 披髮左袵 ”。

(3).谓出家为僧而未剃度。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和尚者,君少时尝披髮 广州 慧龙寺 ,故朋儕以此呼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披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头发披散
    指头发未经梳理或未束起,自然垂落的状态。例如《三国演义》中描述黄巾军“披发,以黄巾抹额”,体现其仪容不整的形象。
    引申为不受世俗礼教约束,如汉典提到“仪容不整,象征自由或狂放”。

  2. 散开的头发
    特指长发垂落的形态,如“长长的披发”。


二、历史与文化引申

  1. 古代用例

    • 《左传》记载“其披发如故”,形容人物状态未加修饰。
    • 明代夏完淳《大哀赋》用“披发”描绘悲壮场景,如“见伊川之披发,鸣天山而挂弓”。
  2. 特殊语境

    • “披发左衽”:成语,指异族风俗(披发、衣襟左开),象征文化差异或沦落异族统治。
    • 出家未剃度:如柳亚子文中提到“披发广州慧龙寺”,代指出家为僧但未正式剃发。

三、使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典故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汉典》《左传》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披发的意思

披发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词语,它表示把头发松开或放下来,使之悬垂在肩膀或背部。它常常用来描述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发型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披发的部首是手(扌),它的拆分笔画是7画。

来源与繁体

披发一词的源于古时的汉语。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披发没有繁体字形式,保持了简化字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披发的写法并无太大变化,仍然保持着现代的形态。

例句

1. 她披发着长长的秀发,优雅地走过舞台。

2. 他散着头发,面黄肌瘦,看起来很憔悴。

组词

1. 披发:将头发散开悬垂。

2. 披头散发:形容头发凌乱,毫无秩序。

3. 披星戴月:形容人长时间工作、学习不休息,像星星和月亮一样“挂”在头上。

近义词

1. 散发:将束缚在一起的物体放开。

2. 松发:松开头发,使之更为蓬松。

反义词

束发:将头发按照一定方式绑好,束缚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