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婚配于有德之人。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帝曰:‘俞哉!维汝忠孝。予思乃父,追秩夏卿;媲德娠贤, 梁国 是荣。’”《诚意伯文集》卷一附《刘基母永嘉郡夫人富氏诰》:“贞资婉范,媲德生贤。”
“媲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pì dé,其核心含义为“婚配于有德之人”。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根据多个权威词典(、、、),“媲德”指女子与品德高尚的人结为婚姻,强调配偶的德行匹配。例如唐代韩愈在《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中写道:“媲德娠贤,梁国是荣”,意为德行相配、贤良孕育,使家族荣耀。
词源与用法
扩展含义
“媲”字在现代汉语中衍生出其他用法,如“媲美”(指事物不相上下)、“媲隆”(形容兴盛程度相当)等()。但“媲德”仍保留其古典语境中的婚配含义。
“媲德”是古汉语中强调德行匹配的婚配概念,兼具文化意蕴与历史渊源。
《媲德》是一个由妇女和德字组成的词语,其含义是指有妇德的女性。
《媲德》的部首是女字旁,拆分后的部首为女字旁,德字则可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拆分笔画为女(3画)+德(8画) = 11画。
《媲德》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史记》,属于汉字词汇。
在繁体字中,媲德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以女字旁加德。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与现代汉字形近义且发音相同。以《媲德》词为例,古时的写法为「媲徳」。
1. 她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个具备媲德之女。
2. 她的品行和人格媲德她的母亲。
3. 她因为媲德之德行而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1. 媲美:指与…相媲美,与某人或某物在程度或质量上相当。
2. 媲美其父:形容妇女的德行与她的父亲相当,是对其高度赞美的形容。
3. 媲姣:指女子姿貌美丽,与“婀娜”、“姣好”等词语的意思相同。
1. 妇德高尚
2. 妇德淑良
3. 妇道高尚
1. 不德女子
2. 淫乱女子
3. 无德女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