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铍刀的意思、铍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铍刀的解释

(1).即铍针。《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以至於死”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佗别传》:“ 佗 令弟子数人以鈹刀决脉。”参见“ 鈹鍼 ”。

(2).两边有刃的刀。 清 钱谦益 《随州知州赠太僕少卿徐君墓志铭》:“贼拽之不得,鈹刀交下,陷胸断股而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铍刀”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中医领域的铍针

  1. 定义与用途
    铍刀是古代中医外科使用的一种针具,又称“铍针”,主要用于刺破痈疽、排除脓血。其形制特殊,下端呈剑形,两面有刃,类似短剑。

  2. 文献记载

    •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提到:“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 《医宗金鉴》记载:“取脓除瘜用铍针,轻重疾除在一心。”说明其在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

二、古代兵器或刀具

  1. 形制与功能
    铍刀也被描述为一种双刃刀或长矛类兵器,可用于战斗。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记载:“抽剑刺王,铍交于胸。”。

  2. 历史案例
    《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注引《佗别传》提到华佗曾用铍刀进行外科手术:“佗令弟子数人以鈹刀决脉。”。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中医典籍与历史文献的记载,体现了该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铍刀》的意思

《铍刀》是一个成语,意为官员用刀进行严厉的惩罚,也可形容非常严厉的批评或处罚。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铍刀》的部首是金字旁,拼音为jin,总笔画数为30画。

来源

《铍刀》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王充传》,主要形容官员对民众进行严格的刑罚。

繁体字

《铍刀》的繁体字为「鈚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铍」字的写法稍有不同,旧体字是由「金」和「卑」两个部分构成。

例句

1. 当时的官员面对贪污官员,毫不犹豫地《铍刀》。

2. 这位教授一向对学生要求严格,经常给出口头《铍刀》。

3. 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对失职员工一律采取严厉《铍刀》政策。

相关词汇

1. 组词:铍剑(指官员惩罚之刀剑)。

2. 近义词:严刑(形容严厉的刑罚)。

3. 反义词:宽容(形容宽大、宽恕的态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