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闪光亮。 唐 孟郊 《石淙》诗之九:“潜角时耸光,隐鳞乍漂冏。”
由于"漂冏"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也未收录于权威词典中,现结合汉字学原理与古籍用例分析如下:
漂(piāo/piǎo/piào)
《说文解字》释为"浮也",本义指物体浮于水面流动,引申为漂泊、漂洗、漂亮等义。如《史记·项羽本纪》"漂橹"形容血流浮起盾牌,见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卷七。
冏(jiǒng)
甲骨文作"囧",象窗口透光形。《说文》:"冏,窗牖丽廔闓明也",本义为光明,后通"炯"。如《文选·江淹〈杂体诗〉》"冏冏秋月明",引自中华书局1977年版李善注本卷三十一。
非规范词形
查《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1986-1994)、《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均未收录"漂冏"词条,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亦无用例。
可能为讹写
或为"漂泊冏途"之省写("冏"通"迥",表远),如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漂泊西南天地间";亦可能为网络语境中"漂"(北漂)与"冏"(窘迫)的临时组合。
若需严谨使用,建议采用规范词形:
主要参考文献
“漂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来源分析:
浮闪光亮
多数文献(如、、)指出,“漂冏”意为物体表面闪烁的光泽。例如唐代诗人孟郊《石淙》诗中“隐鳞乍漂冏”,描述水中鳞片在光线下的浮光掠影。
引申为不稳定状态(存疑)
提到“形容人或事物飘荡不定”,但此释义未见于其他权威来源。可能为个别词典的引申解释,或与其他词语混淆。
建议结合具体文本语境理解含义,优先参考古籍用例(如孟郊诗句)及权威辞书释义。
背鐍北辙南辕辩证法唯物论提纲伯夷驳查不克材地僝工淳濯摧锉淡水湖倒坍大约底下书兜头盖脸非熊風綴佛青寒虀核批恢诡谲怪慧门麾召甲骨夹漈先生疆泽轿衣计不返顾激潮井养驹齿俊艾老谬冷飞白撩峭礼饮勔勉名利双收迷中木栖逆运算偶寝普覆倾耳注目齐天大圣遒婉欺笑麴糵煞痒神丹射生手诗胆天函霆电酴酒纹木雾帐小色小堂名新愁旧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