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国名。在今 缅甸 境内。 唐 元稹 《骠国乐》:“ 驃 之乐器头象驼,音声不合十二和。”《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骠国》:“ 驃国 ,在 永昌 故郡南二千餘里,去 上都 一万四千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缅甸 ﹞於 唐 为 驃国 。”
骠国是古代缅甸境内的一个历史政权,其名称在中文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骠国位于伊洛瓦底江流域,核心区域在今缅甸中部干燥区。鼎盛时期疆域北接南诏(今云南德宏)、东邻陆真腊(今泰老柬交界)、西至东天竺(今印度阿萨姆邦)、南抵大海。主要都城包括毗湿奴城(公元前2世纪-5世纪)、汗林城(过渡期)和室利差呾罗城(6-9世纪)。
唐朝文献如《旧唐书》详细记载其方位、物产,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创作过《骠国乐》。骠国曾多次遣使朝贡,政治互动频繁。
骠人后逐渐与缅族融合,其文化成为蒲甘王朝的基础。中国元代仍将缅北部分地区称为“骠国”。
注:关于读音,“骠”在此语境中读作piào(ㄆㄧㄠˋ),部分文献标注biāo音为误读。
骠国(biāo guó)指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和河南省一带。
骠国的部首是马(马头部),总共有9个笔画。
骠国的名称来源于其建国者的姓氏“骠”,他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骠姓的后裔,因此国家以骠氏命名。
骠国在繁体中的写法为骠國。
古代汉字写作“鏖国”,其中“鏖”是马的形象叠加,表示骠国是一个与马有关的国家。
古代人们常说:“骠国英勇善战,马背上的勇士闻名于世。”
- 骠骑:指骠国的骑兵部队。
- 骠骥:形容马非常健壮、高傲。
骠国的近义词包括:骠邑、骠国、骠骑国。
骠国的反义词为:无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